《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
两天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读书的时代。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我感觉现在就是出于绝望中哦,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有点痛苦,有点无助。写下这句话,我自己都笑了,这么夸张的说自己,有多久没有这么干过了?幼稚!好吧,言归正传,记录读书笔记。
书中金句
1,不期待的行动是活在当下,无行动的期待是拖延死去。
2,与其期待下雨,不如自己浇花。
3,你想要在婚姻上得到的东西,你一定要有能力自己给自己,如果不能,这样的婚姻基本上是失败的。
4,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你一开始信任它,他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5,尝试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的。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果;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智慧。不管成功与否,都收获到过程中的快乐。
6,当一个人觉得面对新事物无力投入,或者害怕投入了也做不对,做不好时,他们就会表现对新事物的漠不关心。没有人愿意说我很害怕,所以他们骗自己说:“我根本不感兴趣!”他们缺乏的不是能力,也不是机会,他们缺乏的只是投入——对不知道结果的事情的投入。
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是由于自己觉得没有学好的能力,或者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毕业生对工作不感兴趣,其实是觉得自己没有能赚钱的本事,或者害怕再怎么努力也打不到自己心里满意的目标。朋友对爱情不感兴趣,其实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或者害怕自己投入感情也会失败。
7,跳舞,像没人看着那样;热恋,像从未受伤一样;唱歌,像无人听者那样;活着,就把人间当做天堂。
8,我们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处理我们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我们在脑子里面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我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又反复强化,最终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构建的那样。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一个幻想的世界,然后再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
9,在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与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模式,这些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怎么样的人。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过去,我们却能改变对于我们过去的看法,这才是心智模式的伟大之处。
10,对一生进行充分规划永远都是一个好想法,但一定要记得写下来的时候要用铅笔,而且手边还要有块橡皮。——Adam Marchick
11,创业不仅仅需要努力打拼和一腔热血,资本与人脉的积累至关重要。
12,决定我们十年后成就的完全不是工作的起薪,而是工作的平台,发展机会或者是眼界——这才是一份工作的对于人的未来价值,而起薪是最不需要看重的东西。平台、资源、眼界、机会、好老板、失败的经验,这都是未来会升职的潜力生命股票,年青的时候,即使牺牲一点别的什么立即可得的利益,也要购买这些东西,他们会在未来的时间里,增值百倍。
13,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面对不公平,无聊的人抱怨,懦弱的人受害,聪明的人跟随,清高的人躲避,而勇敢智慧的人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掌控我们这个世界。
书中方法
一,六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1,小范围地冒一冒险
(1)在一个不捉急的时候,尝试关上GPS走一段路
(2)试试看只用你们家房子一平方米的钱,给自己安排一段旅游
(3)试试看在一两个你永远不再去也不尅的小群体里面做做自己一直不好意思做的事情
(4)试试看给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职位打电话,试着推销一下自己。
(5)试试看拿出来一件不准备要的衣服,按照你的心意剪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3,珍爱生命,远离恐惧。少看一些凄惨的电影、恶俗的电视剧和惨淡的杂志;远离一些没有安全感的人。
4,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Step 1,把你最恐惧的事情仔细写在一张纸上,至少要写10条,而且尽可能的详细,要到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再多为止。
Step 2,找一个信任的人,或者一个安全的地方,做你的恐惧保险箱。把这张纸叠好放到这个地方,确保没有其他人知道。
Step 3 ,告诉自己,我担心的事情有可能放生,但是我要做我只的事情,所以我要先把我的恐惧安全地存在这里!等我做完以后,我会回来取走我的恐惧。
Step 4,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心里舒服很多,然后大胆地去做吧!
Step 5,回到你的保险箱,看看有多少担心发生了,有多少没有。
你会发现你曾担心的东西,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
5,做成功日志,你就成为牛人。
(1)你拿一个空本子或者日记本,给它取名叫“成功日记”,然后你把所有做成功的事情记录进去。你最好每天都做这件事,每天至少写5条你个人的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
(2)假如我对自己的能力多一份自信的话,事情就会简单的多。我差一点又掉入昨天的陷阱里了,于是我决定马上写自己的成功日记。
(3)你的成功日呢?你昨天在里面写什么了?许多人爱犯一个错误,他们总是有那么多着急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来关注重要的事情。
(4)困难总是不间断的出现,尽管如此,你要每天不间断去做对你未来意义重大的事情。你为此花费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但就是这10分钟,会让一切变得不同。这10分钟就是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从现在开始,不简单地记录你的成功日记,并且不间断地设想你的未来,而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每天这么做。
(5)成功日记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不仅仅写我取得的成绩,还有取得成绩的原因。
6,面对恐惧,触底反弹。
当故事一旦被讲出,过去的事情就会被熨平在生命的衣服纸上,不会像空中的幽灵一样袭击你。
恐惧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也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两个触底反弹的问题:
(1)如果我失败了,新来代替我的那个家伙,他会怎么办?
(2)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去做呢?
二,一个好的职业规划的几条建议
1,应该有一个20年的梦想,尽可能大一些,尽可能抽象一些。这个计划主要你的梦想为主。
2,给自己一个不超过10年的理想,这个计划主要以你的核心竞争力为主。
3,瞄准一个5年内能达到的目标,细分成3年的职业计划,详细的了解你和这个职位的差距。这个计划以务必达成的执行为主,同时给自己一个Plan B 。
4,把你的规划保留下来,每隔一个月看一看,让自己保持进度。
5,每隔半年停下来回顾你的计划。
6,对新的机会和趋势永远保持警醒。
书中故事
故事一,一个酗酒的父亲又两双胞胎儿子,20年后一个成为了成功人士,一个则穷困潦倒。记者分别采访他们,为什么能过上今天这种生活?他们的回答都一样:“没办法,谁让我摊上这样一个父亲呢?”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心智模式是不同的结果。这个用在私人逻辑上也合适。不同的心智就是不同的私人逻辑,即如何看待和解释事情。
故事二,有一个痴情的年青人,他每天到公司楼下去等他喜欢的女孩子下班,这样坚持已经半年了。但是对方不仅毫不动心,而且好像还越来越给他脸色,他很苦恼,过来找我。
我问他,你能去公司楼下坚持半年,你不是凡人啊。你这么坚持,希望的结果是什么?
“我希望能打动她。”
“有效吗?”
“没有,她没什么感觉。”他挠挠头回想“而且她还有点尴尬,因为有的同事老笑话她。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再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打动她的。”
这种人就是爱情小说看多了,爱情小说就是谈恋爱里的成功学。
“你用一种方式尝试了半年,都没有达到效果,你坚持的是等她,还是打动她?等她下班只是打动她的一个方式,如果这个方式不奏效,就换另一种更加奏效的。这才是打动她啊。”
这个故事是想说:我们坚持的是结果,放弃的是方式。这个故事和我平时讲的爸爸讲100次了,孩子依然不刷牙是同一个道理,所以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在家庭教育说明我们不缺爱,缺的是爱的方式。
故事三,相传那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柏拉图来问老师,什么是爱情?老苏没有回答,给柏拉图布置一个任务,看到那片麦田了吗?从里面摘出一颗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次,而且不能回头。
柏拉图第一次走进麦田,他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他摘下了他看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麦穗,然后继续往前走。却沮丧的发现自己越走越失望,前面还有不少更好的,但是他却不能再摘了。走出麦田,苏格拉底告诉他,这种选择叫做后悔。
柏拉图第二次走进麦田,他依然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但是这一次他吸取教训——前面一定有更好的。他一直向前走,直到发现自己差不多走出了麦田。按照规则,他回不去了,而他刚刚错过了最好的麦穗。柏拉图走出麦田,苏格拉底告诉他,这种选择叫错过。
柏拉图第三次走入麦田,这一次他做如何选择呢?
着急选择的后悔模式和总在等待的错过模式,都会让你不可避免的陷入“后来”模式,在未来为自己的决策后悔。打破这种模式的最好方式就是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不做选择、观察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之前,不要做选择的觉醒,一段过了这个底线,就大胆的开始选择。
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在哪里呢?至少可以和儿子分享。
书中观点
1,心态来源于心智模式,心态是心智模式运算的结果。每一个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心智模式无所谓对错,只有是否有效之分。
2,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的未来一个方向。
3,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提高你的含金量到一定程度,才会成为发光的金子。当你被挖掘出来,你要经过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污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很有价值的放光的金子。
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让自己发光的方法。这已经不是一个三顾茅庐的年代,今天的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和影响力。
4,心态能够改变一些,但是不能改变一切。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
如果我们要修理一两汽车,你会只坚持用扳手不用螺丝刀吗?我们既可以用扳手也可以用螺丝刀。关键是,目标是把车修好。
如果我们要成功,我们急需要勇于坚持,也需要勇于放弃。坚持或放弃都是达到目标背后价值的手段,看清楚你成功背后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
自己坚持的是结果,放弃的是方式。
5,沉没成本。已经投入并且损失的价值,会造成我们对未来投入的判断。这就是沉没成本模式。由于害怕损失、所以继续投入,到后面损失却更大。
6,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你没有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你也没有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除非你的而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中。
7,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月没有时间和信心,越不敢做。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成为等死模式。
与其在等待的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去试一试。一旦你陷入等死的模式,最好的选择是行动起来,穿越过去,因为你等待的成本,远远高于你穿越的成本!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死是一件始终会到来的事情,是一件无论你做什么也不会错过的事情。那你有何必这么急呢?
8,那个行业逗号,知识看你能不能耐得下午,不去开始新的一摊。花费你一部分的过去,去购买一个而未来,那就是一个开始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