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赴苏州甪直走的早沪常高速,今天去苏州相城,走的是沪宁高速,一南一北,路不一样,却是平行线,方向都是一样的:向西。目的当然更是一样的:参加蒋老师的新书分享会。也有不一的地方,他出的书像农人即将堆垒的麦垛,码到三十八层了。
上高速前,我搜了高德地图,给出的答复是相城的东大书店有三家,分享会设在哪一家呢?想想不对劲,这给一向预想很灵的我出了难题,问徐老师,他也不能确定,只说是我发给他的地图中的第二条。先导到再联系吧,发了这条信息,车子就过了收费站。
向西很快就出了上海。
沪宁高速上车流量不大,匀速行驶在快速道上,没有乱插队的鲁莽汉,这感觉就很随意。只是视线中的天空扯起了雾幔有些混沌不清,仿佛初夏来得有点恍惚,有点浑浑噩噩。或许是昨夜的雨大概不怎么猛烈,没能冲醒这季节的面容。
自然我想到去年的甪直之行,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一个作家的新书发布会,近距离感受到会场上浓浓的文化气息,也是近距离感受到蒋老师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还有一种成功人士的大度。只是,相隔还不到一年,《水车转啊转》《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又双双面世,据说还有四部还在出版社排队。
这是什么节奏?不得不让人感叹,不得不让人仰视,如仰视闪发着光芒的灯塔。
下高速,导航说的五十六分钟车程我只用了四十分钟,要不是导航里面的小姑娘一路啰啰嗦嗦在耳边提醒我,不要超速,估计半个小时就到了。
在地铁站一个小广场前停好车,我的目光开始搜寻在靠北边的大楼上,没看到熟悉的店名。这时竟然听到有人叫我,我很诧异,顺着声音,看到紧邻大楼边的一张休闲桌边,坐在藤椅上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长者,朝我微笑。
我走过去。
想不到是重来先生,他也是青浦人。我家的书柜里有他的一本书《越不过的山丘》,记得还说过,有机会聚聚,想不到这次聚在文化底蕴厚重的古城苏州。
我跟在重来先生后面。东大书屋在地铁站的二楼,踏过长长的楼梯,左拐就到了,貌似平常的店面外表,进门却发现店内空间很大,高高低低处摆满了书,像片静静的湖泊。
分享会一点半准时开始。在祥和又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憨厚质朴的蒋老师走上前台,一如他的笔端文字,只有在谈到作品时,话语才像盛满文学的水库打开缺口,滔滔不绝,奔流不息。
他谈《四十才是青春》,他谈《水车转啊转》,他谈苹果的来由。无数的文字汇集成的浪花在他的心头翻滚,一波一波地拥向缺口,却只能一句一句地表达出来,我知道这短短的两个小时,让他分享的只不过是他浩瀚水疆中几朵浪花。
一朵浪花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出门天气晴朗,凉风轻拂在心头,也清拂人世间的尘埃,太阳明晃晃地挂在西天,我知道它一直都在,在苍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