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初一开始,一直到高三,这六年在校时间,吃饭都是要抢的!
因为学校人多,食堂窗口有限,只要稍微迟一迟,排队的人数能让你怀疑人生。有的时候,好吃的食物还是限量的,去得晚了就没了。
那个时候,最喜欢的老师就是可以在饭点提前一两分钟下课的老师。这就相当于官方开挂,待到下课铃响起,我们都到食堂门口了。若是遇到那种拖堂的老师,课堂下面就开始骚动了,尤其是听着楼上楼下轰隆隆的声音,更是把持不住,恨不得马上飞出去!
饭点的时候,用一台无人机在高空拍摄。将会看到一股人流涌去同一个地方,那速度绝对比肩百米冲刺。每个人都在教室与食堂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放飞自我。
有排队,当然就有插队的。不过这个插队不是直接到窗口,而是先在一旁观察,当发现自己认识的人后,巧妙的站到此人的前面。关系好的,自然不说什么;关系没那么好的,磨叽几下也就默认了。最怕遇到什么情况呢?你插了别人的队,别人又来插你的队,然后循环,于是就来了五六个,这TM就尴尬了,搞不好会被打的。
每天早上起来,会先到教室里晨读。
晨读和早自习是不一样的,晨读的时间是在早饭前,而早自习是在早饭后。晨读读什么看自己意愿,反正只要是读书就行了。冬天的时候,天还没亮,校园里到处都是琅琅的读书声。想起来,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是真的辛苦。
班主任会规定一个时间,如果迟于这个时间到教室,就要在门口罚站。到了初三以后,老师一般不怎么打人了,通常都是罚站,严重一点就是请家长。
不过有一种老师是例外,那就是年级主任!
就像是影视创作里面表演的,年级主任绝对是学生的噩梦。学生怕,老师也怕。要是被他抓住把柄,首先被他训一遍,视情节有时还会动手。然后交给班主任,再被班主任训一遍。广大学生纷纷表示:惹不起,惹不起!
晨读结束后,开始下一项活动:跑操。
跑操以班级为单位,年级为一个整体,每个班级在规定的地方列好对后,依次跑向操场。每个班级会有一名吹哨员,负责统一班级的节奏,班主任会随班级陪跑。每个班级还会有口号,一圈会喊两遍。口号是四字短语,说四句,最后加上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结尾。原谅我已经想不起来一句了,反正都是一些励志的句子,学校会组织专门的人来查每个班级跑步时的步伐,口号的响亮度。通常如果某个校领导走过,大家会喊得格外卖命,接着就会得到校领导不痛不痒的夸奖。
跑操结束后有不到半小时的吃饭时间,有的人不想吃早饭就买点零食带回教室吃。当然,这个明面上也是不允许的,用官方的话来说,教室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吃饭的!只可惜,这条政策屡禁不止,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不是摆设。
中午第二节课下课后会有一个大课间,这个大课间用来做广播体操,每个班级都会有自己固定的区域,大家按横队纵队站好,跟着广播的音乐做动作。和跑操一样,依然会有人来检查记录,动作不对的,队伍不整齐的,少人的,都会被扣分。这个分值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工资,所以可见班主任们会如何重视了。毕竟分就是钱,钱就是命。你违背了纪律,那就是在要他的命,他能不和你急吗?
一天中,数早上的活动最多。最后一节课还有五分钟的眼保健操,这个不做赘述了,反正我喜欢偷偷睁眼,有时候太困的话,可能一个动作做到结束。
下午自然就是正常的上课了,还有痛苦的晚自习。说是晚自习,有时老师还是会上课的,我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累。
当时当然不会懂:
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晚自习时,极圈上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