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我坐在一片绿茵下,这条长廊是我怀孕时散步发现的,这里相对安静很多,到处是鸟儿的叫声,四周绿树成荫,还有三个长凳子可以坐,对我来说是难得的好地方。
吃完早饭,我就推着顶顶来这里,顶顶估计跟我一样喜欢空气好、安静、能听到鸟叫的地方,一到这里他就睡着了,凉爽的风轻轻吹着,他睡得香甜。
我坐在凳子上随手拿起婴儿车里的书开始阅读,可以安安静静读会儿书,对我来说是极好的享受。我不知道现在的我,除了带孩子还可以做些什么,唯一想到的就是读书和写作,这两个也是我目前想坚持的事情。
读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总觉得不读书我的灵魂是空虚的,说出的话也是索然无味的,我害怕被带孩子的琐碎和家务的琐碎完全淹没。只有每天还能读读书,我才能找回自我。
有一天深夜,我失眠了,因为我感到空虚,找不到生活的乐趣,想到这个我感到很害怕,面对抱在怀里这个小小的生命,我在想,我除了可以给他奶水,还能给他什么?除了物质,我可以给他多少精神食粮?如果我自己都感到空虚和无趣,我拿什么去给予孩子?想到这儿,我很害怕,害怕自己成为了一个无趣的人,空洞的人,不上进的人……
小家伙已经两个月了,在最近的一个月里,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我要当一个怎样的妈妈?我要怎样去陪伴我的孩子?我能带给他什么?而这些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今天我阅读的是《母语》,起初买这本书是因为读到下面这段文字:
我爱极了做妈妈。我把培养自己看得比养育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要学习并具备那种能力;在培养出一个有趣的孩子之前,我要先做一个有趣的妈妈。
今天打开阅读,里面有些文字我觉得说得是很有道理的,我就把今天读的不错的摘抄下来,分享给妈妈们。
"母亲的身份仅仅是所有身份中的一种,不做只围着孩子转的妈妈,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正如何唱所说的"be a woman, then mother "。我们爱做妈妈,但前提是,我们更爱自己。不过好自己,如何养孩子?"
"做了母亲,我的感悟就是要不断地自我提升。如果我没有做到,我不知道应如何让孩子做到。如果我做到了,我不需要让孩子去做到,因为她已经看到了该怎么去做到。——宁远"
《当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可以了》
我们都不太懂如何教育孩子,你可以陶醉在"教育"当中,而我选择和孩子相处。成长是一个美妙同时又充满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很多东西,依靠"教育"是不可能获得的。就像如果孩子摔倒了,你不给他体验疼痛、战胜疼痛的机会,他最终如何明白什么是坚强?
在我不确定哪种教育方式更好的时候,我宁可选择什么也不做,我就做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用一个妈妈的天性来面对我的孩子,就像我那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妈妈面对我一样。我的妈妈,她可没看过什么育儿书,但如今看来,她很多时候无意识地与我的相处,影响了我成为今天的我。她首先是一个好女人,然后才是我的好妈妈。
《不做只围着孩子转的妈妈》
在中国,大部分的妈妈,在生了孩子之后,就失去了自我,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先做一个女人,再做一个妈妈",我们不做只围着孩子转的妈妈,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母亲是否充满爱,能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安定和平衡,能否及时给予孩子情感的回应,都意味着孩子在探索世界时是否拥有坚强的后盾。对于孩子来说,不需要说什么大道理,他只需要拥有一个稳定的妈妈。这个妈妈,不会在他身边传播沮丧、抱怨、指责,不在他身边对别人进行武断否定和评价,不煽动他去作战抗争,这是最基础的幼儿教育,也是基于母亲特有的能量所能传递给孩子的品质。她要让孩子相信,无论遭遇什么经历,都可以回到家,并且获得无条件的支持和肯定。
那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这里成为妈妈们交流的小地方,欢迎在底部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