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泥土,成于烈焰。陶瓷,在千年时光中摔、打、捏、烧,经种种磨难,看世间浮沉,穿越千年时空,赴一场与你我的约定。
2019年5月23日下午一点半,青岛实验学校三年级的140名学生为他们的爸爸妈妈,以及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穿越千年来见你》的研学汇报。“陶与瓷有故事”是三年级级部本学期的第三个话题,属于“探寻时空”领域。在本话题的学习中,孩子们共同前往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一同感受陶瓷的千年历史传承以及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
本次汇报以时空为线索,展现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史,用一个个节目勾连起每个朝代的陶瓷发展脉络。演出以一段古老的埙音为开端,配合中国传统乐器鼓、古筝以及书法、诗歌,将恢宏大气的中国风韵演绎的淋漓尽致。《鼓诗少年》,诗鼓和鸣,静待历史的诉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一方小小的泥土,承接似火骄阳,沐浴如水月光,见证着原始人类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结绳记事,一步步走向文明的过程。欢乐、奔放、自由或许就是原始时代的标志,在《原始人舞蹈》的欢快乐曲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那热情动人的原始风貌,似乎也想站起来跟着旋律舒展起来。
然而在原始社会的某一天,一个小男孩捧起这河畔的一抔黄土,这满眼的泪水,这说不尽的悲伤,究竟有诉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为什么要捏制一个《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呢?
一团泥巴不仅可以记录一段故事,同样也可以见证一个时代,陶瓷到汉代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发扬儒学,重视礼仪,是汉朝为我们中华民族奠定的基调,当穿着交领襦裙的汉朝姑娘穿越时空,向你展示我泱泱中华的礼仪之美时,你的心会随着节奏砰砰跳动,不负《礼仪之邦》的美誉。
朝堂上的大汉是威武持重,而市井中的大汉则是诙谐幽默。每一个生活场景都会是陶瓷匠人的灵感源泉,哪怕低微的俳优,也有着严肃的艺术态度。如果国宝会说话,《击鼓说唱俑》会讲一段怎样的大汉历史呢?
从陶到原始瓷,再到瓷,先人们经历了千年的探索,让一抔瓷土幻化的更加美丽,也让古老的制瓷业不断发展。来到盛唐,陶瓷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巅峰。“引进来,走出去”应该就是大唐盛世的关键词。看看长安西市上那些大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们,没有一个不对我们中国的瓷器赞不绝口。匠人们用自己独具的慧眼,将每一块瓷土用心打造,开创了一段三彩传奇。盛唐的底气到底有多足,口吐半个盛唐的李白,用《将进酒》吟给你听!
如果说唐三彩是引进来,那么瓷器就是走出去了。在唐朝无数的瓷器都走出了国门,有的伴着声声驼铃,翻越沙漠,变化的是每件瓷器与长安的距离,不变的确是越窑青瓷的冰清玉洁,邢窑白瓷的温润如玉。颠簸在丝道上、海路上的瓷器们一点也不寂寞,大唐的昌盛由他们见证。芙蓉国度,湘江河畔,一座小小的《长沙窑》里,瓷器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
历史车轮来到宋朝,就不得不提那位做皇帝不行,干艺术在行的宋徽宗了。若不是惊雷之夜的那一场梦,名噪陶瓷界的天青《汝窑》,将不复存在。从宋徽宗的奢靡生活到为烧制出天青色瓷器的入火烧窑,一段宋王朝的生活史,一一呈现。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青花瓷》,没有极绚烂的色彩,也没有繁复的器型,但却给人一种素雅、恬静,不经意间已经守望在江南烟雨里百年、千年。丝竹之声绕梁,你会在江南烟雨里遇见撑青花纸伞的美丽姑娘,会遇见持刻花纸扇的倜傥少年。
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由珐琅彩瓷见证。珐琅彩不是千年陶瓷的终点,而是一个间奏。登峰造极的陶瓷技艺会在这个盛世里迸发怎样的光辉呢?各种釉彩大瓶真的是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么?你只有读了《各种釉彩大瓶的前世传奇》,才能在浮夸的技艺中,读懂一个海纳百川的大国气韵。
一个个朝代,一段段传奇,都在向我们展示着熠熠生辉的中华文明。当《朝代歌》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历史发展的酸甜苦辣我们一一自尝,或心潮澎湃,或感慨万千。
一说到中国,我们会想到china,一说到china我们又会想到陶瓷,我们还会想到哪个名叫昌南的赣北小镇。陶与瓷既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又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皿。历经上万年的沧海桑田,陶瓷早就与我们的文明、我们每一个人血肉相连。一食一饮,一写一画,我们与陶瓷总有着说不完的缘分。最美的陶瓷,《最美景德镇》,景德镇的千年窑火、代代相传的工匠技艺,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体味。
当《最美景德镇》的歌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就是我们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从4月21日出发研学,到今汇报展演,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每一个孩子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台汇报做准备。每个孩子都应得到属于他们的掌声。140个孩子为了这场汇报付出了多少,得到的也会有多少。
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在舞台上落落大方的主持,看不到的是孩子们一遍遍的记诵;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虽不完美但诚意十足的节目,看不到的是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对节目的打磨,看不到的是孩子们一边又一遍的彩排、走场,看不到的是他们浸湿的衣服,额头滑落的汗珠。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精致的妆容,看不到的是全年级家长们的通力配合……
我们感谢每一个积极参与“陶与瓷有故事”话题学习的孩子们,你们的用心,将学与行紧密结合;我们感谢每一个登台表演的孩子,展示的时间或长或短,但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就不会有这场诚意满满的汇报;我们感谢每一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没有你们在背后的坚定支持,孩子们不会在这个舞台上放飞自我,放飞梦想;我们感谢运维老师们从彩排到表演的一次次调试,感谢陪同孩子们前往景德镇研学的行政干事、英语组老师;我们感谢每一个到场的观众,感谢你们见证了140个孩子的成长,是你们一次次的掌声,给了他们足够的肯定,或许他们不会记得是谁给了他们掌声,但他们定不会相忘初夏午后那一次次肯定的掌声;我们还要感谢12位包班老师们的通力合作,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熠熠生辉!
穿越千年来见你,遇见最美的中国,遇见最美的你我!
撰稿:王世瑾、刘文倩
供图:董筱桐、王世瑾、薛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