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曾经对读书方法类书籍嗤之以鼻,认为阅读就是一种个人体验,难道还有方法可言?直到最近,我开始有想法在阅读领域深耕,想要寻找致富新路径,带着强烈的“功利性”,我买了一系列关于阅读方法的书,在众多书籍中,我选择了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为开端,没想到,一开始就是一场认知颠覆之旅。
本书作者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长年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作者需要时刻与书籍打交道,与阅读为伴。在不断的阅读与生活实践中,作者创造了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先后出版了《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处方笺”读书法》等书籍,在日本引发热烈反响。
本书将阅读视为一套工序,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活用全部涵盖其中,操作性很强,指导性很大,对于阅读的前移与后置,极大拓展了读者的思维。尤其是书中附有大量的图示和实例,直观地将读书笔记的使用方法展现出来,很适合作为阅读方法入门书籍。
用手办思维打造读书笔记
所谓“一元化笔记”就是将所有与读书有关的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这样,一本笔记既可以是读书笔记,也可以是剪报本,还可以是创意随笔。一元化的有点就是简单易懂,人人都能做到;更容易坚持;自由度高,可自行设计;信息“存在”于同一个地方;直接记录、参考,不易混淆;因为“杂乱无章”,所以更便于活用。那么,在进行一元化笔记时又有什么技巧呢?本书介绍了五个要点:一是可以书写任何内容,二是按时间顺序书写,三是附上日期,四是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五是可以粘贴。这样创造出来的读书笔记更像是一本精心制作的手办,既能发挥个人所长,又能激发创作热情,完成后更让人有成就感。
用料理思维记录读书笔记
作为一本读书方法类书籍,我认为本书的重要章节是第三章: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本章中介绍了一种非常形象又实用的方法——“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该方法强调在进行摘抄时,应该在摘抄内容下方留出空白,用于评论书写,摘抄的应该是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评论应该是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对于这种夹叙夹议的笔记方法,会让每一次摘抄变得慎重,也会让写上去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思想的厚重,并将他们鲜明地打上了个人思考的烙印,对于倒逼我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我认为很有用处。至少在此之前,我不会将看过的书翻开第二遍,更不会在反复确认摘抄重点后慎重写下自己的感悟。虽然写出来的不是什么微言大义,但是我留下了些许个人精神和阅读痕迹,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用变现思维使用读书笔记
正如我开始此次主题阅读一般,终极目标是想将阅读变现。本书的读书笔记法也不止于为了做笔记而写笔记,在接下来的第四章:通过重读笔记提升自我中,作者专门写到“在博客上写书评”,这种“阅读+笔记+变现”的读写结合的方式,我认为是落实作者书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最佳途径。正如我现在写下这篇文章就是一种阅读输出,可能离新媒体文章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是这个复盘的过程让我对书本的全貌,尤其是重点内容有了更深的记忆和理解,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会不断去实践,争取能够以此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想要深入的领域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