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神农百草经》云:“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一茶而解之”,说明茶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而且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帮助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能力,雪浪街道残联积极组织辖区机构残疾人广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雪浪街道残疾人之家”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雪浪山风景区,这里依山傍水,四季如画,得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是“向阳绿茶”的故乡。
秋茶虽然没有春茶有名气,但经历夏日酷暑的煎熬,充足的阳光给于茶树更多的养分,秋风伴着昼夜温差带来的雾气倾洒在这片碧波荡漾的茶林里,水雾洗过的茶枝上争先恐后地吐出嫩芽,芽尖厚厚的绒毛沾满露珠,在晨阳里熠熠生光。“雪浪街道残疾人之家”的托养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参与了一次采茶、炒茶、品茶全过程,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中国茶文化”丰富的内涵。
采茶是一项耐心活,一芽一叶是最完美的组合,要想得到一斤上好的绿茶,至少必须摘取四斤鲜叶,采茶有规矩:不能用指甲掐,只能用大拇指食指的指腹捏牢往上提,这样泡出来的茶叶不会有掐痕,残友们大多来自农村,或多或少有点农活经验,阿霞眼疾手快,不到半晌功夫已经采了大半筐;小浦采得虽慢但都是嫩芽;别看小孙只用一只手采,速度不比其他人慢…….。
加工绿茶是门技术活,第一道工序叫杀青,当嫩叶在杀青机里翻滚着,刚刚还挺拔的芽叶顿时焉了下来,然而茶香升起,并迅速弥漫到整个空间,杀青好坏直接影响到茶的品质,接下来就是揉搓,千百年来,我们都是用勤劳的双手进行揉搓,现在已经被自动揉搓机替代了,十几斤鲜茶叶只需五六分钟就能揉搓好了。入锅翻炒是需要讲究火候的,不足就不熟,过头了就焦了,这也是考验技术和耐心,看着炒茶师傅带着防风沙的眼镜和口罩,可以看出他们的辛苦,后面还有烘干和包装等一系列工序,残友们把整个炒茶工艺逐一观摩一遍并在看护下尝试了一番,一个个乐得像幼儿园里的孩童。
带着自己亲自采摘、亲自炒制的茶叶,带着活动的余兴,我们回到了“家”,分组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组一壶,一人一杯,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欢乐在茶香与碰杯声间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