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主观上或者举那些成功人士的案例来对“改变是否真的不可能?”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可能会显示的“成功学”,所以本文根据以往科学研究结果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心”与“脑”说
人都会有一种错觉——就是以为自己的此时此刻的“思维”并没有在自己的大脑中,好像真的是“内心”在“思考”,不管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还是中国古代的先贤,几千年前,大部分思想家们都会赞同这种观点,但随着解剖学的出现(最早起源于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医学家盖伦),人们对意识由“心”生的这种观点产生了怀疑——灵魂与肉体是否为一体还是要用“二元论”来解释?这种争议持续了很久,
但随着脑神经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少部分人的争议变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思维、意识以及情绪、感情等等各种心理活动不过是大脑里的脑细胞、脑神经、突触、脑内分泌的化学物质等等物质相互作用或者各种神经系统的相互协调或者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等等的各种复杂的生理层面上的活动,意识是“大脑里神经细胞之间的活动”,脱离肉体,意识就不存在(至于认为脱离肉体,意识和灵魂等等一类的东西还存在的这种非科学范畴的观点或者其他神学领域、神秘学说,本文暂不讨论)
那么,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既然思维是大脑发生理层面上的产物,那么思维反过来造成生理层面上的影响,是否可改变大脑生理结构?这就涉及到了“大脑的可塑性”。
什么是大脑可塑性
“可塑性”这一概念最初源自于医学,是指器官或组织修复或改变的能力,在这之后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迅速将其引入其研究视野,其中大脑的可塑性(plasticity)的概念可追溯至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他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将可塑性定义为“一种由经验引发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结构的产生。这种结构足以对某些意识活动产生影响,但是不能对所有意识活动产生影响。这意味着可塑性必然伴随着一种生物性结构的改变”,之后,威廉·詹姆斯将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或脑的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与经验或心理行为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习惯,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积久”就是说明了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而“养成”就是一种形成,简单来说习惯就是因为我们在行为上的不断重复会导致我们神经系统上的改变,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据芝加哥大学神经学家赫里克计算,100万大脑皮层细胞两两组合,就可得102783000种神经回路的组合),
其中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习惯都会形成不同的神经回路,而这些神经回路也会因每个人的行为和思维不同不断得到强化、弱化或者完全消失,神经回路的不同会使你在处理外界刺激、信息时所做出的反应、思维和行为模式不同。例如刷牙,每天早晚都刷牙的你,如果有一天不刷牙你会感觉很难受,但是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刚开始刷牙的场景?当时你同样是“很不习惯”,因为当初你并没有形成刷牙这种“神经回路”。
可塑性的两种解释
但,人的大脑是复杂的,它的可塑性并没有仅仅是形成新的神经回路这么简单。随着科技的发展,脑神经科学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取得突破,大脑的可塑性甚至可以用更加科学研究的证据来证明:
在系统水平上,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组织在发育和经验作用下形成;在细胞水平上,神经发生(神经发生是指神经干细胞或神经祖细胞在诱导因素下产生的新神经元)是细胞水平的脑可塑性主要表现之一,同时,也表现在突触的可塑性上,具体表现为突触结构的可塑性和传递的可塑性;在分子水平上,对脑可塑性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与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肽等等相关,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两种得到最多实验证实的,改变脑内DNA甲基化水平会影响脑可塑性的变化。
其中,以上的这种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或者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上的改变和新的形成因受外界环境和个人行为影响的表现被称为大脑结构上可塑性。
大脑的可塑性还有功能上的,功能上的可塑一般是指大脑高级皮质功能上的功能变化和代偿,这种可塑性受时间、年龄(年龄越轻,可塑性越强)、利手、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等影响,例如运动员在双侧中央前回、左侧顶下小叶、中央后回、眶额回、颞上回灰质体积显著大于非运动员,而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之间的大脑结构也不相同,例如羽毛球运动员的左侧额下回、左侧顶上小叶、左侧楔前叶灰质体积比篮球运动员的大,而篮球运动员的颞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扣带回中部、脑岛灰质体积则与羽毛球运动员的显著不同。
改变是否真的不可能?
总体而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的变化是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可以随着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修饰和重组,从更加宏观的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大脑的可塑性帮助人类在生活变化中不断习得新的知识经验与技能(人类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能力就是大脑可塑性的最好印证),在以前那种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竞争激烈的种群中的社会环境中,这种可塑性是十分必要的,也十分利于我们的生存和繁衍,所以虽然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它是人类一种终身的能力(不仅仅是人类,动物也有这种终身存在与发展的能力)。
但是,这种可塑性带来的不一定都是有利的,例如经常沉浸于网络世界中,也会对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注意力分散化、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肤浅化就是比较明显的表现。
大脑的这种可塑性说明了,不管难易,我们的意识、思维、性格、感情或者对某种行为、运动的掌控能力都可以通过我们自主的行为和意识进行改变,而这种改变反过来也会对我们的大脑结构形成一定的影响。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让自己的行为、感情和思维模式变得更好,这个过程却是十分艰难的和持久,所以然而虽然存在这种可行性,却并不是人人都有去改变自我的决心和恒心,因为对于某些人而言,改变可能不真的是现实上的不可能,而仅仅是他们内心中认为的不可能。
参考文献:
[1]张静,李恒威.改变大脑的灵性力量:基于沉思训练的脑可塑性探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03):109-116.
[2]李莹. 人大脑运动皮层的可塑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3]陈爱国,颜军,殷恒婵.运动与脑的可塑性研究进展及其教育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1,32(06):61-64.
[4]郑秀丽,敖纯利,沈抒,谢欲晓,尹文刚.大脑高级皮质功能可塑性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11):1044-1046.
[5]王亚鹏,董奇.脑的可塑性研究:现状与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39-45.
[6]王亚鹏,董奇.脑的可塑性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5(10):35-38.
[7]罗兄,SIGN法,发现你脑中的天才神经回路,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