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是当前家庭矛盾中使用最频繁的斗争模式,其伤害程度不如暴力来得那么直接,但也是钝刀割肉,谁痛谁知道啊!
离婚率高起,围城内的日子不好过,两个人的孤独比一个人的寂寞更可怕,这不好过、更可怕皆因冷战造成。
冷战就如柏林墙,把好好的家庭分成了两个世界。视对方为空气,不言不语,冷漠对抗,孤独的在自己的世界里骄傲着。谁都不肯放下尊严去推倒横亘在两人间的“墙”,久而久之,一个家庭就真变成了两个家。
为什么夫妻二人在面对家庭矛盾时都愿意采用冷战的方式来解决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冷战。冷战按由轻到重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即:冷处理、冷战、冷暴力。
冷处理是高情商家庭处理矛盾时最常用的方式,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害怕自己生气时说出伤人的话,避免对方遭受自己的语言攻击,而使自己冷静一下,暂时回避争执。但不搁置问题,找合适的时间温柔的给予解决。
还有一种冷处理是男女相处中最常遇见的一种情况,当两人亲密一段时间后男人会变得冷淡,甚至疏离,会喜欢独处,给女人造成受冷落、被排斥的心理不适感。
但只要男人在独处中做好自我调整,或者解决了棘手的问题,他又重回女人身边保持亲密关系。
这是男女心理差异造成,从心理学角度讲这叫男人的洞穴时间,女人要充分理解所爱之人的这个生物特征。男人的这种冷也是给女人提供了独立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以保持夫妻关系的和谐。
冷战是双方或一方怄气,逃避矛盾,不愿正视问题的存在,不回应对方,不表达态度,一味以消极的方式对待。
如果对方穷追猛打时,冷战一方可能选择暂时不接触,或者直接减少亲密行为,把问题搁置一边不主动解决。这种冷战,时间短的三五天,长的则十天半月,非常伤害夫妻感情。
冷暴力是冷战的升级版。不仅仅是逃避问题,还要加上践踏对方尊严,无视对方付出,贬低对方能力,不关心、不问候、不妥协,视而不见并施以精神虐待。
在这种氛围下的家庭,就如生活在冰窖里,感到极冷而瑟瑟发抖,心也会渐渐冻死。感到寒冷的人慢慢会变得寒冷,也会用这种方式去回应对方,夫妻关系发展呈现了恶性循环,各奔东西也就不远了。
各奔东西不可怕,怕的是这个冷暴力在心中留下的阴影会影响日后的生活。
采用冷战和冷暴力的人个性特征上都存在一些缺陷。
1.冷战的典型表现就是“躲”
冷战的人是怕面对问题和压力,不能够主动承担责任,但又不想承认这个事实,就采取逃避的方式。
这种人在生活工作中,男人大多是大男子主义,女人大多较强势。
他们都很好面子,不轻易表现出自己的软弱,而是逞强,是想给对方营造一种我能干但我不屑干的感觉,实际就是用冷战作障眼法来掩饰自己,以避免被打击,丧失尊严。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这种人叫做具有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人。回避型人格特征的典型表现就是“躲”:拒绝沟通、拒绝主动、保持沉默。
这种人的配偶如果也是一位冷战高手,那家庭就会陷入冷战氛围,长久的冷战无一方示弱,柏林墙只会越来越高,心里的冰也会越结越厚,最后分崩离析。
其实二人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只是在对方面前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尊严,而使用冷战,长时间不沟通交流,肯定会伤害感情。这种夫妻离婚后很快都会后悔。
但如果好冷战一方的配偶是个情商达人,能够不计前嫌,主动求和,把矛盾搁置一边,或者自己处理,给冷战者一个台阶下,冷战者只要不用在面对棘手问题就会弃冷归顺,这样的家庭生活也算在是磨合中谋求幸福吧。
习惯冷战的人有的可能是在亲密关系中形成了一种防御机制,当遇到某些特定状况时,他/她会下意识地开启这种心理防御。
也就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并不是故意要伤害人。在他们的认知中会觉得沉默是避免争吵的最有效方法。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为普遍的。
这种冷战者内心脆弱,不善表达,尽管心中也有很多的委屈,但更不想面对的是爱人的失望。他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面对爱人的需求和指责有强烈的无力感,又说不出来,只好躲起来。这是一种极为自私的自我保护形式。
还有些爱冷战的人是小时候被父母过度保护的人,成年后也没有历练出主动承担责任的能力。即便是成家,也没有挑起生活重担的勇气,遇事逃避,用沉默对抗,依赖别人为其解决问题是典型的巨婴表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