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桑美朵
当骄阳说要写信给我时,抱着手机我足足把那条语音听了不下十遍,然后才告诉她“我很喜欢信,我笑得要说不出话了。”屏幕上骄阳继续敲打着直抵心底的字:“我喜欢盖上邮戳的信,它代替我看过了我到你那的一路风景,有别于快递,有别于其他。”眼睛一下子模糊了,那些折叠已久的有关信的记忆,仿佛倾刻间在眼前舒展开来。
最初是在外地求学时,与亲人、朋友间的联系主要就靠信件,每每听到通讯员叫到自己的名字,就有种难以言表的愉悦,碎步跑至,开心多多,仿佛觉得那声音犹如天籁。虔诚地捧着或厚或薄的信,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没有启封,就似乎听到了温情的呼唤。有父母的关爱,有朋友的惦记,眺望的目光、欢快的笑语,统统在我小心开启封口的刹那得到了满足。
从朴实的家书中,我品读着父辈的期望与牵挂,用心感受着母爱的深沉与博大;从好友的留言里,我开心着他们的开心,聆听着他们的心曲,虽身不在一起,但我们一同呼吸着细雨中的清新,一同沸腾着年轻时的梦想。
日子就这样在守望与等待中一晃而过,毕业那年,书桌里已存了厚厚的一沓信,有的同学将此付之一炬,有的同学将它们带到学校后面的小河边,放飞青春思绪,将一段如歌的岁月交付给了河神;我则用袋子将它们一一按时间顺序排列好,放进背包带回了家。母亲家里那个红木漆的柜子里永远珍藏着属于我的一份回忆,它们是我青春的见证,也代表了我行走的痕迹。
我想,等到暮发苍苍之年坐在午后的阳光下,戴上花镜,将它们一一展读,曾经的温情一定会如波涛般向我涌来,将我环绕,那时的自己该是多么幸福呵。
往来书信,讲的多是生活中的吃喝拉撒,遇见的人感触的事,青春岁月里的小欢喜小忧伤,而那名叫“姣”的女子总能变幻着心思给我惊喜。比如在信封上画几朵小花,或写几句诸如“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之类的话,同样是问候,同样是牵念,却在信件未启封前就已触摸到了对方滚烫的心,再加上信里极富诗意的语言,真真是让人反复品读不忍放下。
宇是因《辽宁青年》而结缘的朋友,未曾谋面,却依靠文字的力量彼此温暖。他笔下有严肃紧张的军营生活;我心头有一朵花的明媚一株草的执著。白鸽飞翔,传递的不仅仅是尘世间最简单、最朴素的真情,更有的是对追逐梦想的互勉与鼓舞。
只可惜,走出校园,那一段车马声声慢,翘首盼信来的日子随着电话及网络的普及也一去不复返了。
还记得,曾在TOM海云天里写过一篇《请给我写信》,幽幽地说着记不清有多长时间了,不再有邮差轻唤我的芳名,也不再有信使将绿意悄放在我的窗台。日复一日的奔波中,笔与纸都成了房屋中的摆设,可静下心来,总觉得枕畔少了些什么。那曾给我鼓励、给我信心与力量的信件呵,怎么就成了我年轻思绪里的远古记忆?
看到我的低语,远在北京的银色月光姐姐直接留言向我要了地址,然后寄了手写信。2004年的圣诞节,她寄来漂亮的新年台历,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些日子;还有枫叶姐姐,从郑一别,通过几次信,又在我生日时特意撰文来贺;还有那个可爱的风狼,我的一句玩笑他便真的寄了信还加了一只小兔布偶……
再后来,便是彻底与邮局成了陌路。这一晃,有十年了吧,而我,也只有在咀嚼“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中感喟、叹息。
5月14日,骄阳说信已寄出。我怀揣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开始了分分钟的期待。一天、两天、三天……门卫大叔不但记住了我的名字,以至后来我一走向门卫值班室,大叔远远地就说不用过来了,没有信件。
最初的兴奋与激动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我不敢再去查询,却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故意从小区东门的门卫处经过。不敢漏接一个陌生来电,生怕因此错失美好。而那枝写有我名字的绿橄榄呵,你究竟跌落到哪个方向了?
终究不甘心,跑到邮局,先是被误以为邮政速递,在我解释半天说只是一封贴邮票的信件时,工作人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现在谁还发平信啊,都EMS了。”
傍晚的夕阳拉长我独行的影子,难以言说的酸涩将我深深包裹。难道说静谧夜晚、洁白纸页,笔为媒、字倾情的画面真的被历史的滚滚浪潮彻底淹没了吗?转身,我看到了锈迹斑斑的绿色邮筒,在喧嚣都市里寂寥守候着,一种孤独、一抹悲凉瞬间在心底蔓延。
当电邮、短信、QQ渐渐随着书信淡出生活的舞台,我真不敢茍同这种时代的进步,如果可以,我真的想退回到木心先生的《从前慢》里:“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好吧,我又想念我那封流浪的信了。
终究还是没有等到那封满载希翼与祝福的信件,骄阳将电子版发给了我。所谓的惊喜虽已在时光的消磨中减淡了许多,可我还是屏了呼吸,逐字逐句地去读。
泛着光阴味道的纸页上,流畅的字体,贴心的问候,娓娓道来的还有母亲种下的瓜儿、果儿……将图片放大了两倍、三倍,同时放大的还有那黙然欢喜的书信情结。
生活从来是最高梦想,过好自己的生活便是最好的事情。信中有你,记忆中有我,纵然往事如烟,这依然是最美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