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心才会高效
今天大家被临时安排加班,我需要完成一个汇报材料。五六个人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不自觉地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两句。我发现我很容易被同事的话题带动,总想参与到他们的聊天中。比如,有个同事说他家的兔子生了好几只小兔,问问有没有要收养的,我一听小兔,这个我了解啊,因为小时候在老家养过好多呢,兔子的习性,爱吃什么,注意事项,我太熟悉了,我得跟要养小兔的同事说啊。聊完,思路再回来做几页ppt。一会又被话题打乱了。所以,一下午,我的汇报材料也没有写完,其他同事都下班走了,我自己留下来加班写材料。
我需要反省自己,工作需要专心,专心才会高效。所以,以后工作时间控制住自己,尽量少参与大家的聊天。集中办公不能保证绝对安静的环境,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耳朵和嘴巴。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上学不是辅导班
“晚了,我不吃早餐了,也不饿。”
“要不你带个面包吧,饿的时候可以吃!”
“我这是上学啊,不是上辅导班!”儿子有些着急地说。
我觉察:是啊,孩子跟我说过好几次了,学校不让带零食的。孩子在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但是,我从内心无视学校的管理了,觉得在家没吃饭,带着面包,课间的时候可以吃,没毛病。我每天上班,都可以带早餐到办公室啊。我这态度不好,需要反思。应该支持学校的管理,表扬孩子遵守纪律。一次不吃早餐没关系,改天早点起床就可以了,不能因为一次早餐破坏了规矩。
我为什么一听儿子说不吃早餐,我会有些焦虑呢?一说因为我一大早忙活给儿子做得早餐,他也没吃,有点失望。二是怕儿子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怕他饿得难受。
我进一步觉察:我越界了。给儿子做早餐是我的事情,吃早餐是儿子的事情,儿子事情就应该听儿子的,他说不吃就不吃了,偶尔一次不吃早餐,对身体也不会有啥影响。如果真的饿得难受的话,孩子自己会长记性,下次早点起床,应该给孩子这些经历,因为这些经历是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的。
三、学校开放日
最近学校开放日,每天让四个家长去听。听完课后,每天家长要填写一个听课反馈单。老师会选择一部分分享到班级群里。今天老师又分享了几份反馈单,我看到后,第一反应是想着看看有没有我的,发现没有我的,内心还有点小小的失落。
觉察:我为什么这么在乎有没有我的呢?说明我内心还是很渴望别人的认可的,我很认真地写了,就是希望老师能够看到,表扬我。我觉察到我内心就是一个小孩,小学生啊,很渴望老师的表扬,觉得别人认可了,做的这事才有意义。我觉察到了我内心的不自信,还有爱比较,为什么老师分享了别人的,没有分享我的呢,我的不好吗?其实,这些没意义,老师没分享并不代表你写的不好,只是按照老师的眼光和认知,她认为没有达到她的标准,仅仅代表老师的看法。不必纠结,只要自己认为自己认真做了就好,不必苛求别人的认可,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好。
四、给家长的作业
面对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你什么感觉呢?前段时候,班主任组建了一个临时群,然后,发消息说,学校让写征文,每个班级都有任务,不麻烦孩子了,家长替孩子写了吧。我看群里有五六位家长。估计是班主任做过选择的,认为这些家长有能力去完成。
其实,我最近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天天加班到很晚。收到这样的作业,我是有点心里抵触的,但是,也不好拒绝呀。既然老师说到这里了,这个忙得帮的。这里我还有个小小的私心,以为我认真完成老师的任务,老师会对我家孩子好一些。像我这种平时很好跟班主任联系的家长,这也算是跟老师建立联系的机会吧。 我得好好表现啊,不能给儿子丢人。于是,加完班回到家都快12点了,又坚持写了一篇征文,睡觉的时候都快2点了。第二天,把文文章发给老师,老师还比较满意。
这不,今天又收到班主任发的科技创新大赛的报名表,让周末把作品完成,周一上交。天呢 ,这咋整啊,儿子都两年不学编程了,我也不太会啊。老师也跟孩子说了,孩子还答应了,也不好拒绝了,那就硬着头皮跟儿子一起再学一下吧。对学习也是一个激励。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们不积极都难啊。不过,这样一想,也是件好事。
五、赞美和表扬
我今天觉察到我最近好像每天都很开心。即使有不开心的事情,也很快就过去了。我进一步觉察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我会真心地表扬和欣赏别人,在表扬和欣赏别人的时候,别人会很开心,我也会很开心。我内心对自己的认可度提高了,自我价值感提高了,所以,我做事情没有了功利心,不期待别人的认可,因为我自己认可自己就足够了。正因为对别人没有期待,所以,也不会失望。我的内心是充实的。
我每天都会学习听课,每天都在进步,我很棒!我最近在学习整理收纳师,一个月考试,我相信只要我好好听课学习记笔记,一定能够顺利通过的。我也会用学到的知识,好好收拾我的家,想想就美好。
六、美好的友情
儿子每个周末都跟他幼儿园的一个朋友一起玩,两个孩子好成一个。我开始内心是不太愿意他们两个一起玩的,因为那个小孩学习不好,我怕儿子耽误学习。但是,表面上我还是支持的,所以,我内心有点拧巴。
最近我在觉察这个事情,也在观察儿子的这个朋友。发现这位朋友也挺好的,每次来我家时,有礼貌地打招呼。虽然,有些不好的习惯,但是,我说了,他会听。学习也不是都不好,语文挺不错的,数学和英语比较差。我在想交朋友,不能光看成绩啊,关键是两个人投缘。这俩孩子就是投缘。有这么以为投缘的朋友也挺好的呢。
作为妈妈,不能干预孩子交朋友,也不能控制交什么样的朋友,但是,我可以引导他们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孩子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庆幸的是,两个孩子都愿意带我玩,听我说听我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