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了解自己会
①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特别容易被别人的说法影响到。②看篇鸡汤文,对别人的评价完全不听,我行我素,过几天发现我行我素不行。③你连自己都不知道,别人上来捅你一刀,立马就中,别人说你是什么样的,你将信将疑,你会相信的,因为你心里没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的前提得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否则真的做不到不在意)④容易被别人说服,耳根子软。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是什么,就不会像无根野草一样,风往这吹,你就信这个,风往那吹,你就干那个。⑤会自我评价忽高忽低,一时失败就放弃,就觉得自己哪哪不行。不了解自己就会受外界影响,会受事情本身的影响。⑥不能够接受自己的错误,胆子不够大。
大部分痛苦来源于期待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落差
期待的我是自律的,有规划的,现实的我是懒散的,拖延的;期待的我是活泼、勇敢的,现实的我是文静、胆怯的;期待的我是喜动的,现实的我喜静的……
A有气势,B温柔,C泼辣,D说话委婉。又温柔,又强悍;又泼辣,又细腻;又勇敢,又小鸟依人;又……
每看到一个人你都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期待太多且互相冲突。想要但自己又做不到,是冲突的,是不可能平衡的。
看到其中你想成为的人,你就对自己不满意一次,看到另外一种,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天天在这些冲突的想要的东西面前去跟现在的自己对比,一次又一次,一次一次去累积对自己的不满意。
如果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性格类型,能在自己的性格类型上面去发展这种性格的优势,然后去避免劣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也不会拿那些根本就是冲突的期望来要求自己了。
对外的关注超过对内的关注
有时会枉顾自己现在的水平和能力,然后去为难自己;枉顾自己的心意,去做一些未必是自己真正想做的的事;枉顾自己的感受,做太多讨好外界的事。
最好的途径应该是,你很喜欢你自己,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好,把这个东西很自然的展现出来,别人感觉到你喜欢自己,你有正能量,你开心,然后别人喜欢你。这才是一个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步骤。
强自我阶段(8-13岁):这世界上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强自卑阶段(13-16岁):不自信,一直低着头,不敢迎接他人的目光。
弱自我阶段(16-20岁):会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附和取悦他人。存在感很弱,甚至无。
弱自我+强自我阶段(20-22岁):有人喜欢我,也有人讨厌我,谁谁怎么都比我好呢,认识不到自己了,失去自己了,存在感很弱,会焦虑,对自己不满意,无计划、无方向;后来只关注自己的事,不在意他人朋友同学在做什么,看不到他们,只关心自己手头上要做的事。
平衡期:①那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擅长干什么,不擅长干什么,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做什么行,做什么不行的时期。②不会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过高的目标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不会强迫自己成为另外一种人,不会为难自己,会更加从容。③跟别人对比自己身上的不足时,很容易对自己立马做过低的评价。比如做事情失败时,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个缺点时,不会过低评价自己,不会全方面否定自己。
二.怎样才能了解自己
首先要全方位确认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事情?我的人品性格怎么样?我相信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①开放的看待自己,不要对自己下定义,不要相信自己的性格,多尝试,相信自己的潜力,可能还有另一个你,人太复杂了。
②对自己做记录,条件–行为模式–结果
1)及时且持续,收集事实案例,而不是某一事例。
2)全面,人品是自尊的来源,能力是自信的来源,性格是平静的来源,态度是笃定的来源;同时要记录消极的,积极的客观评价。
3)尊重事实,而不是相信感觉,不是去记录别人怎么感觉你,你怎么感觉你自己的,不要感觉,感觉跟事实差别很大。要像看别人一样看自己,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然后“引导”“控制”自己。
从一个点开始,什么时候觉得自己“XX”,就分析、记录,一个点一个点越小越好。然后你就会发现你不会自我斗争了,不会自我排斥,不会很拧巴了。不要评价自己、厌恶、攻击自己。
三.自信与他信
他信是想掌控别人;牺牲自己,顺从别人;寻求认同,讨好别人。
这类人对批评拒绝非常敏感。他信很不稳定,有时能得到好评,有时不能,很痛苦。控制别人,控制不住,反而别人会表现出不顺从,给些反面评价。
稳定的自信,认识自己,不能靠外部评价决定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信心,通过慢慢认识自己建立一个自信的系统。
缺点在不同环境下会有不同的特征,不排斥它,接纳人都是不完美的事实。
四.如何培养自信
1.后天自信的来源:外部反馈和自我效能
让自己充分相信做这件事是有能力的,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不会完全依赖于外部评价。天天通过外部反馈,建立了自信之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做这件事到底有没有能力,那别人一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了,心里就受不了了。对于别人否定性的评价,对于别人的批判,是否很敏感,是否能接受。
2.划分能力范围
①通过自己的检测验证,划出能力范围内一定能做好的事情。
②做能力以外的事,也是可以接受的,也不会丧失自信心,不会受打击了,因为你很清楚这件事在能力范围之外。
③克服“完美”主义,设高于自己实际能力之外的目标来要求自己,就会非常受挫败,就会伤害到自信心,就会得到一些非常不好的负面评价。
3.培养强项
4.成长性
不能否定未来的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自己的成长空间。自信的人非常重视未来的自己,相信他可以做好,他要带着这个经验送给未来的自己,要动态的看事情。
例如:如果别人强势,你不敢跟别人说话,那你去跟他说句话,看结果会不会改变,结果跟强势的人处得特别好,把成长性变成了现实。如果失败了,不会自我厌弃,自己骂自己,而是找出自己做坏了事情的点提出建议。多做几次,在这件事上就会逐渐获得信心了。
5.“淋雨测试”
若是特别害怕这件事情,但这件事不会死人的话,就去做它,去试验一下,去冲破自己的恐惧,去测试一下到底结果会怎样,跟我原来想的一不一样,我有没有夸张的成分。
害怕失败,是失败次数少了。习惯恐惧,习惯失败,错多了,也没什么事,做多了,无非如此,这是战胜不自信、恐惧的小方法。
自卑的人,大多数碰到比他更好的人的反应:要么羡慕,想成为他;要么嫉妒,想超过他。没办法真正欣赏别人。
可以交往一个真正自信的朋友,你也可以喜欢更多的人并且表扬他们,去爱、去夸、去表扬他们。远离你的黑洞朋友,为了那可怜的陪伴,可怜的存在感,互相损耗能量,还不如自己独处呢。
五.自尊
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一个人不自尊的话永远都不会自信的。你有没有在自己尊重你自己,如果你有的话,别人怎么能伤害你呢?别人对你做了不好的事情,所以你就不尊重自己了?
1.人品和能力分开
首先得知道自己的人品在什么档次,怎么回事?只要在这个世界上你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也不亏欠别人。你是一个人品无损的人,你就值得尊重!
一个人只要人品无损,即便他能力有亏,他也能挺直腰杆活着,他值得人们尊重,他也可以尊重自己。
2.真实比优秀重要
真实的人,说话出自他的真实想法,做的每件事来源于他实力的展现,没有妄图去表现任何超过实力的优秀,也没有撒谎说出任何好听而不真实的话。他就值得尊重,可以很坦荡。我说错了,我改。你觉得我做的不好,我努力,很值得尊重的一个人。
真实,就坦荡;真实,就尊重。真实,就不能有任何人去羞辱我。只要我人品无损、真实,那么没有人可以不尊重我。我自己也可以尊重我自己。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人人平等,互相尊重
每个人的贡献有大有小,可以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自己。价值无可比较。能力不尽相同,但是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要互相尊重的,你不尊重我,证明你有问题。
这是要经过对自己很多次的确认,对自己的反思,才能得到的东西。大多时候,为了取悦别人,你就会变成低自尊者,你会无条件去服从别人的命令,会做很多自我牺牲。在他人面前成为一个跟他不平等的对象,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给你好评,他不需要再考虑你的想法的时候,他最容易给你好评,“好人啊”“不需要太介意呀”“心很宽呐”“很好相处呀”……
有些时候,你会不自觉的以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在跟人交往,当把我们自己真的提到跟别人平等的位置去跟人相处的时候,别人就会尊重你了。
请记得,不管我们自信不自信,只要你人品无损,真实地在说话,真实地在待人,真实地在做事情,那么我跟你就是平等的,即便我们的社会价值有大有小,我们要互相尊重。
有自尊的人,活得更有底气,有自尊的人,气场更强。不是被任何人可以蹂躏欺负的。
无论你是美是丑是穷是富,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看重自己,我人品无损,真实,努力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也配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你不尊重我,那么你的人品有问题。
六.视己如友
要像对朋友一样去对待自己,包容、真诚、鼓励,真的为他好,这样就会更客观,使自己更容易成长,更能平静的去面对自己。
通过认识自己,确认自己,做到对自己心中有数,这时候,你才有存在感。在坚实的自尊之上,再去发展自己的自信。从这个基础出发,你尊重自己,接受了自己整个这样的整体,不要放弃变得更好的可能性,这样一个态度之下去生活。
本文总结自刘媛媛《普通人快速成长的31堂课》中关于认识自己和自信的部分,谨以献给和我一样迷失自我,自卑,但在不断认识自己的路上的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