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淡泊,乐于寂寞”、“宁静而致远”,这是一种大多数人理性且向往的生活。而我比较感性且现实。我在感受过些许生活中的不易之后,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谈生活
生活,顾名思义,首先是生,有足够的物质,才能活着,长久和健康的活着。去年暑假,我感受过生活的气息,一天从菜市场开始,到做饭,包揽家务活。偶尔晚上,在桥下,看看路上熙熙攘攘的车和人群,由此,我对生活又多了一分敬畏和理解。
简单的三餐和四季不是生活的全简单的三餐和四季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学习上的生活和工作上的生活。而今年我对生活的感想更加深刻了,虽然我还处在学习上的生活。我想,这是因为我留下了遗憾,还有不甘心,我选择了继续本科的学习,在这条路上是,我是一意孤行的,选择了一条路,一种生活,不管旁人和现实的想法,只管自己怎么做,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过生活
很多人还在梦乡的时候,我手机的很多人还在梦乡的时候,我手机的闹铃就响了,我顺手把闹铃关掉,继续睡着,每次都是突然惊醒。就这样,我每天都要跟“睡神”作斗争。一天的日子都是往复循环,像极了高三的生活,开始早读,然后开始上课,这个时候,我总是困意满满,却还要忍住疲倦,睁开眼睛看书,用心听老师都讲了啥,仅有的十分钟休息的时间,困意消散,还是很多小伙伴趴在桌子上睡一会,总感觉刚刚睡着,就要上课了。结束上午的课程之后,我还得匆匆回去住处,准备午饭,每次都是选择简单容易熟的东西弄。偶尔老师中午也布置些背诵的任务,我得边吃饭边看着书,记住要背诵的知识点。而后,下午的课程又开始了,我们与老师一起进步,老师在教会我们知识点,但他们教会我们要有自己思考和做题的框架,这样,在刷题的时候,才能有效果。
高中毕业两年了,大一晚修的日子高中毕业两年了,大一晚修的日子过去一年了,而上课的这段时间,每天晚上的晚修,与过去上的晚修都不一样,以前是被动式学习,现在是自己主动去学习,因为路是自己选择的,遗憾也是自己曾经留下的,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而弥补这个遗憾的人,也唯有自己。我跟大多数小伙伴一样,都是在复习一天所学的知识点,默默的念着一些常考的内容。除此之外,我还练练字,一是,平静自己的内心,二是,练练自己的字。当我放眼过去,大家都在埋头看着书,做着自己的事情,不去影响别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都是奋斗和努力的背影,我就明晰了方向。
也许,相较于那些还在为生计操劳的人相比,我们还是幸福的,但是过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理解大多青年朝九晚五的生活,更明白那些高楼大厦还亮着灯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为这些都是他们选择的生活。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像《桃花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像《桃花源记》里的隐逸生活一样,不与外界接触,更不能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舒适的归隐生活。现实社会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需要跟上时代,需要适应生活,所以总有人要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也总有要为生计操劳而努力的人。
如果,向往安逸和归隐生活是我们的理想,那么这会是理想的状态,如果缺少了物质的生活,一切安逸归隐的生活都不是生活。所有的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所以,谈生活,过生活,爱生活,享受生活才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原文标题:谈生活,过生活
原文作者:南国墨客写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