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人类天生倾向于相信,而不是质疑。
所以质疑和批判的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而如果没有得到训练,人就会倾向于相信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一切,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决策和行动。在农耕时代,相信别人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但在如今这个被营销主宰的工商业时代,我们就要重新思考轻易相信带来的好处是不是还远远大于坏处。
而自己昨天就因为相信一条视频和一句话就让焦虑和恐惧控制了自己。现在想来真的是大可不必,幸好也只是在网上看到的,如果是在一个现实的空间内的话,很可能就会在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下做出非理性选择了呢。
或许,面对这种信息,我们对要问的是这是真的吗?关于这一点,很明显我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反思自己的上网习惯才发现,很多时候都是无所质疑的相信,而正是这种不带质疑批判的相信让自己陷入了情绪的漩涡之中。
我们的祖先,为了避免风险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格言。可能在那个时代,信息很少,人们的认知资源完全有能力处理这些信息。信其有带来的安全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但对于如今过剩的互联网信息,我觉得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因为任何的相信都可能会占用你的认知资源消耗你的认知能量,而过多的消耗都将会带来疲惫和混乱。
如果要说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那我觉得一定是批判质疑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前提是首先要有挑战现有规则和权威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气。
要问为什么没有勇气,大概率是恐惧。作为人,我们有所有人基本的的共同的恐惧的事情。比如担心被孤立担心不被认可担心成为异类担心没有价值。归根到底,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需要决定了我们需要加入某个主流群体。
为了安全感,人们可以牺牲真相和真理。安全感是生存的必须品,真理和真相却不是。
面对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标新立异的网络信息,我们如果不相信它们,它们就无法伤害到我们。就像有人说传播我们耀眼一样,你不相信它就伤害不到我们。也正如当别人骂我们的时候一样,如果我们不相信它说的话同样也就伤害不到我们。
但我们为什么倾向于相信而不是质疑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还没有得到质疑的好处。如果我们经常批判和质疑,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切切实实得到了好处,那么我们就能够增强批判的质疑的频次和能力。
如果你经常受益于自己理性决策的好处,那么你就无法忍受被人营销的耻辱。因为那会被你视为是对于自己智力的最大侮辱。但要成为一个相对理性的人,首先就需要批判和质疑,而不是相轻易相信。
新的一年,努力让我们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把“这是真的吗”挂到嘴边,记到心里。经过这样不断的训练,我们的决策判断能力将会得到巨大的进步提升,同时也将会帮我们节省巨大的认知资源去专注于有效的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在一堆烂泥里面打转。
这个消息是真的吗?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的信息,除非是多方证实的可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