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误入投行
2015年夏天,我离开了工作八年的外企,很稳定,适合养老,很多人向往的大公司。因为感觉自己脱离社会太久,世界那么大,公司那么多,想出去闯一闯,多见识一些外面的世界。
虽然这些年外企已经没法跟20年前比,07年大学毕业后,虽然只是一个螺丝钉,能进入一家世界级的外企,还是很有自豪感和面子,即使回到老家县城,很多朋友和同学听到公司名字,也会露出羡慕的表情。
环境
外企的日子很舒服,特别是欧美企业,上下等级关系很开放,更像朋友,任何问题都可以聊,其实后来才领悟,那只是表面,任何时候都不宜交浅言深。平时上下班不用打卡,公司提供班车服务,不用挤地铁公交,办公室区分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有免费的饼干、咖啡和牛奶等,时间久了真的会把公司当成家。
文化
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邮件,外企很喜欢头脑风暴,各种Session,总是有各种Activities,只是活跃的永远都是那么几个人,他们很享受那种感觉,可是自己却一直无法习惯。一是自己性格内向,二是现在看来,自己读书太少,阅历太浅。外企还有许许多多的培训机会和学习资源,可惜自己没有珍惜。
工作
外企的工作,因为无论是公司结构,还是治理水平,都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分工很细,每个人只负责自己划分的那一片区域。其实跟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老容易让自己想到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如果自己不多读书,多学习的话,很容易被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待遇
外企待遇其实都差不多,高管的不算,离自己太遥远,07年刚毕业税前4500,不算加班和绩效。以后每年能涨个几百块钱,升职涨了一千,很稳定,比北京市平均工资高两三千吧,但够自己在北京生活下去。不过自己很知足,很感激公司,因为稳定有保障,通过省吃俭用,加上兼职翻译,09年底攒了二十万,才敢首付在五环外买了个小房子,成为自己第一笔投资。
前景
外企比较国内民营企业,还是更规范的,无论是工资还是福利,年假,保险等都更完善,更有保障。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这里谈的不限于世界五百强企业,也是全球性企业,不用担心企业倒闭的事。
自己不了解国企,感觉都是有关系的人才能进的,以自己外企工作8年的经验,外企的稳定性并不比国企差。可是外企因为成熟的公司治理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一般人很难在外企有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每个公司都有大牛,有例外。
以自己为例,只是最最普通的人。大学日语科班出身,毕业后即进入某著名外企,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其实全球最大就两家,金融行业的人应该都知道),负责日本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收集工作。财务知识是公司培训的,基础的会计就够了。
本人在基础数据收集岗位做了三年,升为Senior,这在当时算是时间长,升的比较晚的。因为自己英语没自信,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话,在欧美企业就很容易混得开。升职之后的其中工作之一就是培训新人的会计知识,很感激这段经历,一方面学到了很多培训的技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自信。
Senior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也是对自己很重要的经历。因为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给客户写邮件,不仅练习了英语,而且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到了如何解决客户问题的经验。
这段期间经历最长,所以文字最多,在这个职位的五年时间,是自己进步最快的五年,改变最大的五年。可是如果希望再往上走,更多的不是靠能力,而是看机会。你有两个选择,要么是管理方向,要么专业方向,公司每年都会跟你谈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还有未来一年学习目标,可惜一直等不到新职位出来。
以上就是自己外企八年的经历和感悟。
写这段经历,并非说明外企不好,每个人性格不同,爱好追求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很多同事在外企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位置,很享受外企的环境和工作,也很好。
现在,三里屯一个小小投行里,做市场分析研究,虽然离开了外企,我会怀念,会感激这8年的经历。作为非金融和财务出身,能进投行,外企带来的光环发挥了重要作用。
纪念自己离开外企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