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安,我自小便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盛世繁华垂青史,长治久安天下扬。对“八百里秦川”陕西,更有一份日久弥新的迷恋。冥冥中,一个声音仿佛在说,那是比西方极乐世界更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
爱一座城,必先了解城的历史,文物是最好的讲解员。跟随《国家宝藏》的脚步,从北京到湖北,从湖北到河南,一路走来过尽千帆。第四期节目终于在“四朝文明定鼎天下”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
周秦汉唐,中国古代最辉煌的王朝皆定格于此。在历史的天空,人不过是沧海一粟。借助文物,我们得以窥探秦风唐韵的冰山一角,也被赋予一个足够宽广的想象空间。那么何物能让人“一日看尽长安花”?
三件国宝是: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守护人依次是:马苏、刘奕君、郭涛。
总结国宝的精神指引:其一,器物皆有魂,以无声胜有声的精湛工艺诉说一个时代乃至一群人的风采;其二,严苛的安全保密制度是护国安民的利器,也是大国崛起的保障;其三,文脉的传承从来不是靠某一个行业就能完成,不同群体齐心协力,将为现代文明缔造前所未有的盛景。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荣华恩宠转瞬即逝,解密文物内涵却是倾其一生。
香气四溢绕悬梁,梦回千年见盛唐。提起香囊,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的定是丝绣小香袋。殊不知,大唐贵族盛行一种球状银香囊,它甚至见证了一段旷世爱情。
《旧唐书》记载,杨贵妃缢死马嵬坡时,身上曾佩戴一枚金银制香囊。一年后,平定安史之乱的唐玄宗重返长安,因日夜思念爱妃,命人查看贵妃墓。小官回禀:“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根据这段文献,马苏化身杨贵妃。从梨园戏蝶的霓裳羽衣曲,到马嵬坡前的香消玉殒,银香囊伴她坐拥三千宠爱,也尝到六军不发无奈何、君王掩面救不得的凄楚。谁能想到千百年后仍在传颂那段大唐风云的,竟是小小的香囊。
说起香囊的今生故事,精彩程度不亚于前世传奇。
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一处基建工地,一只盛着大量金银器的陶瓮被工人挖出,一个庞大的唐代窖藏随之惊现。所谓窖藏,与墓葬的区别在于,窖藏为古人遇特殊情况埋藏地宫的应急物品。何家村出土的1000多件宝贝包括金银铜钱币、玛瑙器、琉璃器、玉器、贵重药材等,其中就有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起初被唤作“熏球”。
它通体镂空,雕工精美,当时葡萄从西域传到中国,工匠便将其作为装饰花纹,可见大唐文化是真正的海纳百川。两个小半球体组成香囊整体,无论如何晃动,香料始终不会洒落,因内部陀螺装置使其保持水平,该技术近代已运用于航海。
直到1987年,对陕西扶风法门寺的考古研究中,通过物帐碑记录,比对出两枚“熏球”唤作“香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才得以正名。两字之差,考古人却用17年验证,背后的钻研精神正是对中国人刻苦严谨作风的完美诠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在节目现场说过一句话:“在考古研究的道路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文物从来都是活的,虽然不会说话,却蕴藏后人倾注毕生也想解开的历史疑云。解读的过程枯燥乏味,却将赏尽常人无法领略的风景,每一次出发都充满冒险,每一次发现都是惊喜。拂去千年的尘埃,聆听文物的呐喊,一步步接近真实,又岂会感到沙漠的荒凉?
杜虎符——虎狼之师军令如山,兵甲之符调兵遣将,保家卫国万死不辞。
相传,陕西省地图隐藏着神秘的兵马俑,三千多年来与秦始皇不离左右。早在嬴政之前,他的先人已在军队管理上颇有建树。
信息交流落后的战国如何防止将领独占军权、识别军令真伪、调动大批士兵,全依仗一件神器——虎符,一分为二,右符留在京师,左符颁给军队。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符前往,验明合符后发兵。
杜虎符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度仅为0.7厘米,尽管只留下左符,但根据符上的40个错金小篆推测,应为秦惠文王时期杜地军官所有。调动50人以上兵力,除非大王亲临,否则不见右符不发兵。
在前世传奇中,演绎反派手到擒来的刘奕君再次呈现了精彩表演,他饰演的嬴杜本是秦国王族,因商鞅变法贬为县令,一直伺机起兵。是日,秦国宿敌义渠来犯,军官蒙正等待送符使者,嬴杜却逼迫蒙出兵。
趁蒙率25名士兵出县迎敌,嬴杜假传蒙战死的消息,欲收服军队。岂料战士们宁可一死,也要坚守“只认虎符不认将”的军令。最终蒙与使者会合,粉碎了嬴杜的计划。秦兵众志成城共抗义渠……
几分钟的小剧场惊心动魄,尽显虎符强大的震慑力。它代表了君臣的忠诚、军队的铁血。商鞅变法对秦的改变根深蒂固,以严苛法令确保王权,也给予底层平民建功立业的机会,制度贯彻不因身份高低改变,对虎符的守护就是最好的例证。
千军万马,成王败寇,杜虎符在狼烟滚滚的战场见证了太多生死杀伐。而铁骨铮铮的将士才是真正的主角,一次次舍小我存大义地出征,太平盛世得以诞生。所谓虎符精神想要传达的莫不是一份爱国之魂!
值得骄傲的是,战国的虎符验证原理不仅对今天的密码安保起到深远影响,虎符的外形也对华夏文明意义非凡。
唐高祖李渊将虎符改成鱼符,因中缝刻有“合同”二字才有今日的合同制度;武则天时期将兵符改成龟符,按等级分金龟、银龟、铜龟,李商隐诗曰“无端嫁得金龟婿”,“金龟婿”一词便流传到现在。可见,华夏文明是真正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从未断流。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皇家气派势不可当。
早在汉代已有相关壁画记载,在石窟、寺观的墙壁惊现一幅幅技艺超群、意境深远的杰作。向来讲究排场的大唐,自然不会缺少壁画装饰。
懿德太子墓的主人名唤李重润,是中宗李显非常疼爱的长子,因遭谗言构陷被祖母武则天杖杀,年仅19岁。李显复位后对爱子李重润以太子之礼重新安葬,《阙楼仪仗图》是墓室壁画的一部分。
该壁画由东西两面组成,画面壮阔,人物众多,约196人,描绘了太子出行的场景,青龙白虎引领,仪仗队护驾,车队马队庄严待命,尤以“三出阙”楼最出彩,斗拱挑檐、砖砌花纹均清楚映现眼前。
这一次,变身仪仗队老兵“李涛”的郭涛,在舞台还原了大唐街头真实的喧嚣。李涛的粟特朋友安伦因迷恋长安,想写本旅游手册。两人游走途中,风头无两的百姓日常逐一上演。
诗人会在木板上题诗,挂在酒楼的诗墙,也会将诗稿塞进葫芦,任其飘向远方,称之为“诗瓢”。每逢进贡季,鸿胪寺前外国车队扎堆,还有大金辂车停泊。
在长安人必去的酒肆里,胡姬正跳起胡旋舞。听闻长安包吃包住包旅费,回程还能带走大量的精美礼品,各国使节纷沓而至,仅凭这一点,大唐的天朝气度无一国能匹敌。
千年后的子孙该如何继承这份大唐豪情?不同行业交上了不同的答卷。
首先出场的是一个有颜值有信仰的天团——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团。这群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戏称自己是医生,医治安静就诊的国宝。日复一日精益求精,几年乃至几十年,只为用青春唤醒壁画原有的模样。
因为修复团的付出,建筑师再续神话。梁思成的弟子张锦秋院士如今已是古稀老人,仍奋战在设计一线。回顾她的作品,无论是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大明宫丹凤门,还是上海世博会大明宫展览馆,都离不开唐风底蕴。没有文物复原,何以汲取优秀文化精髓?
张锦秋院士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镌刻了苦难、抗争和辉煌,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彰显了质朴、优雅、灵动、豪气;更是中国建筑人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生只做一件事——筑造有中国魂的精品建筑!什么叫让国宝活起来,莫过于此!
谁说古代没有照片,文物就是最立体的照片。谁说今天的中国人无法再拥有古人的优雅,只要对传统文化的憧憬尚未熄灭,始终奔走在守护国宝的路上,梦中的长安就一定会重返。
我们何其幸运,能在有生之年从国宝身上找寻蛛丝马迹,探寻那段遥远的盛世。我们何等骄傲,每件国宝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一个伟大时代仿佛都浓缩在小小物件里。
驻足、沉思、观望、钦佩,守护国宝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