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简书里不到3个月,我写了近7万字。有没有表达清楚我先不管,有没有用词精准我也先不推敲,就是这股“写下来”的劲儿,我自己也吃了一惊。
但是今天不想激情四射地自嗨,只是想安静下来,梳理一下过去,重新思考这个初级且重要的话题:我为什么写作?
其实就一个理由,那就是想通过写作把中国话说顺溜,说明白。
现场翻译的尴尬
2019年的夏天,国内友人到东京参加“国际福祉用具展览会”,全程由我做翻译。吃住玩买没什么,问题出在现场翻译上。站在台上,大屏幕上一张一张的PPT被刷过去,我觉得自己的脸被一巴掌一巴掌的打。日语全能听懂,就是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表达。尤其是福祉专业方面的词汇,我根本不知道它们在国内被叫做什么。
“这个,那个,就这样,就那样……”我搪塞着,竭力保持微笑试图掩饰自己的无知,最终只能翻个大意的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尴尬,不,是痛苦,这种痛一直留在心里。
国内老友说我:“我发现你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都是日式的,你离开中文太久了,好多词你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这句话也一直在我耳边回响着,它时刻提醒我,别丢下母语,别再尴尬。
原来的样子
1998年的冬天,快到30岁的我来到了日本留学,选择的是《阿信》的故乡山形。没有上过日本语言学校也不是国内日语专业出身的我,一路上摸爬滚打地过来,使尽了浑身解数去掌握这门外语,近乎忘我的境界造就了现在的我,操着一口比当地人都熟练的方言日语。
在日本生活和工作是没有问题了,但是却无意识地放下了自己的母语—中文,尤其是在口头表达和书写上。
先说口头交流,除了跟在日的中国朋友和国内家人,我很少用;那么用中文写东西,除了发微信,20多年来我没有真正写过一篇完整的文章。
这种长期脱离母语的环境,导致那次现场翻译的词穷尴尬,现在想来一点也不奇怪。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2020的夏天我在线上报了一个21天写作训练营,像一个小学生一样重新操起了中文写作,但是没有坚持下来,为什么呢?自媒体的写作风格并不适合我,我也无法驾驭它。很多学员都说你可以写日本的生活,人情,风景,美食……建议太多了,我更加慌乱了手脚,更加无法定位自己。
所以在2020冬天还没到来的时候我彻底放弃了用中文写作。心想:读书吧,先输入再输出,但是这一点也没有做到,又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除了工作,我就宅在家里边追剧边磕着瓜子……直到变成了一个让自己讨厌的人。
现在的样子
于是在今年的初秋时节,我花了747元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社群,与近2万人相约7年,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写作。不限题材,字数,平台,7天写1篇的节奏非常适合我,如果说当初只是想通过写作让自己把话说顺溜说明白的话,那么我现在的我,已经在简书这个平台里写下了7万字,每日更文,已经成为我的一个生活方式。
通过写作,通过一个个文字使我与007战友和简村里的友友相识相知,被鼓励,被肯定,也被帮助,被指教,人生过半,我收获的不仅仅是7万字,而是真诚,勇气,信心。真正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将来的样子
我有个愿景,那就是若干年后满头白发的我,仍旧在桌前码字,在我身后的书架上放着几本自己翻译的书……或者站在台上,泰然自若地娓娓道来,或译或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从容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