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儿童心理辅导》这本理论性较强的书籍,看到引经据典,种种条理性强的文字,正是训练思维的好机会。
每天的阅读中,除了吸收理论内容之外,结合自己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分享感悟,形成与自我对话,与文本对话的模式。
理解孩子,海需要先走近孩子。
顺应儿童的天性不是任其自由发展,而是应该促进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
其一,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儿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其二,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儿童内在积极的力量,包括自信、自尊和自我接纳。
积极的自我信念是儿童心智健康成长的主要任务之一。
上周一早上去送孩子上学。
我注意到值日生在打扫外面的地方,两个学生在做形式上的打扫卫生工作,轻描淡写地划拉地面,将垃圾扫到伸缩门轨道里。一旁的姥姥说这些孩子在家里谁舍得用他们呀,来学校扫地呢。
说得是很有道理,在家里没有锻炼的机会,自然没有扫地的体验,和想要保持一份干净的自觉,所以就没有意识到扫地的乐趣在于保持一份干净的校园环境,而是一份值日生的责任在,因为值日,所以要去扫地,还有另外一片区域是走过去两个四年级左右的学生,然后指了几下,挥舞的是扫帚没错,扫帚根本没有落到地面。因为地上确实有落叶之类的痕迹,可是他们看不见呀。
我在学校的围栏外面,透过栏杆看过去,感受到每一个角落都有可以看到的痕迹。
劳动的意识不够,或者说劳动课程培养的行为没有在内心扎根。
这个周末,我说需要把阳台上晾晒的洋葱拿下去吧,我找了个纸箱子,我们俩一起装着,一个个捡着放进箱子。然后让她搬到厨房,她发挥了自己大力士的精神,我感受到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多争取机会,他们都是乐意去做的,提现到自己的价值的时刻,他们都争着去做。也许需要的是一个正向反馈。
做饭准备中让孩子去剥蒜,体验这份家务劳动,她会使用爸爸教的方法,体验这个过程。
我们现在是一年级,简单的劳动都会,而且是教过,看到家人去做有意识去帮忙,或者经过提醒愿意去帮忙的。
那些后面没有劳动意识的孩子,多半是儿童早期没有经历过劳动,没有意识到家里的碗需要洗才能变得干净,理所当然以为自己是不需要洗碗,家人是不需要帮忙的。
童年期的主要冲突是勤奋与自卑。
勤奋是一个结论性评价,通过多次尝试,不断努力才会得出的判断,来自行动的积蓄能量。来自正向强化和点滴积极反馈,形成的习惯,培养出自信孩子,家长练习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