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象牙塔5.5年,象牙塔所在的地方也终于在今天开通了地铁。
喜欢回首往事,在乎时间节点,是因为它可以作为一段参考-参考过去的岁月,再对比现在的生活状态,然后才能明白,什么进步了,什么成为了遗憾,然后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去进取,方能过上向往的生活状态。
正好比如,有些人在做选择时,倘若认为天伦之乐大于一份有前景的工作,那么他就会选择天伦之乐,在兼顾团聚的同时,再去寻找发力点。因而起步慢一点。因为舍不得陪伴。
亦或者说,这是一种人生格局,什么在心目中占据的位置大,就把力气往什么身上使,最终也将会成就在花时间最多的那一块领域。当然还包括聪明才智、资源等因素的制约。而失去的东西,也相应地发生。
举个例子,郑钧。中国摇滚乐歌手,成就了东方风云榜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年度最佳摇滚男歌手/音乐风云榜年度最佳摇滚专辑。
背景:
现年已经50来岁,60年代人,创作了甚至让我们这些80后90后都喜欢的音乐。他来自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父,与母亲、哥哥相依为命。这家庭变故是他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同时造就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与坚毅的品格。
深造:
1987年, 在两度报考大学之后,郑钧考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就读于工业外贸专业,因为专业的原因,使他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外来文化,其中对他触动最大的就是音乐。在学期间,他听到了许多英、美六七十年代的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一些杰出的歌手,乐队及其作品,如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The Doors、Led Zepplin、Bob Marley、Bruce Springsteen等,不仅使他非常迷恋,而且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发展:
1990年,郑钧在校园内组织了一支名叫“火药”的乐队,这支乐队主要的演奏曲目是翻唱Bob Dylan、崔健或罗大佑等人的作品。“火药”曾在杭州师范学院的音乐厅演出,受到当地高校师生的好评。
个人的目标:
郑钧渐渐不再满足于只是演绎别人的作品,而是学习音乐理论,剖析别人的作品,更加刻苦地练琴。
生活所迫以及对歌唱的热爱:
1990年,在等候出国的两年中,郑钧为了维持生计,他曾在歌厅唱歌,他甚至不计报酬地随西安当地的某个歌舞团到很艰苦的地方演出了长达几个月。也就是在这段动荡的时间里,诞生了他的第一批作品。
遇伯乐:
到后来因为申请出国留学的签证而结实了黑豹乐队的经理人,进而被引荐到他后来签约的公司-红军生产社。
从首张个人专辑《赤裸裸》。到《回到拉萨》、《赤裸裸》、《极乐世界》《灰姑娘》等作品至今在国内广为流传。
这所有的成就和遇伯乐,都离不开他的发力。
特别想说一下《灰姑娘》,是郑钧写给他的前妻孙峰的,这首歌却也寄寓了人们的爱情生活的甜蜜。不美丽也是她,如此美丽也是她,她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所有,她无论是好是坏,于他而言,都完美得刚刚好。而孙峰被郑钧的才气和帅气所吸引,因此郎才女貌走到了一起,互相扶持。
而后来,由于郑钧事业的发展,疏于对妻女的照顾,以及与妻子的长期分居,两人感情逐渐变淡,直到和平分手结束20年的爱情。
最美好的是感情,最脆弱的也是感情。
一生中要兼顾的事情太多太多。在事业与感情中,在团聚与离别中,更多的便在于取舍和争取、体谅和照顾。
发力点,最好的是爱,爱就是想方设法的创造,爱也是想方设法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