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四月,开封城燃起了一场大火,惊动了宋真宗。
01
荣王府的库房重地。
巡逻守卫刚刚走过,一道黑影闪进了房内。
来者十分熟悉王府地形。
很快,黑影从库房里蹑手蹑脚的走了出来,身形缓慢,估计是没少偷。
“好大的胆子!站住!”
一时间,院中亮如白昼,数名护院从阴影中窜了出来。
带队的荣王的乳母。
当场被捉的是府内“掌酒茶宫人”,姓韩,是名女子。
原来,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行窃,荣王乳母早就怀疑上她。
捉贼捉赃,又在王府犯案,后果十分严重。
02
荣王,就是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人称“八大王”。
评书《三侠五义》、《杨家将》中那位八贤王的原型就是他。
据《宋史》中载,“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
看见没有,不怒自威,有股子王爷的范儿。
府上的仆人们都很怕他。
这位盗贼小姐姐,知道自己必定会被严惩,十分的害怕。
荣王乳母喊来一名护卫,名叫孟贵,让他将贼人带下去关押,等王爷回府后再做定夺。
谁知,出了事儿,老么老么大的事儿。
03
孟护卫,韩小姐,两人私下是恋人关系。
盗窃本就是他们两人合伙商量好的!
两人已经屡次作案,准备偷够了钱财,再一起私奔。
他们特意选了今晚行窃,为了避嫌,孟贵刚好不当班。
没想到,乳母临时起意,安排了一场抓捕。
得知恋人失手被擒后,孟贵才连忙赶回来。
“孟,他们会怼死我的…”
“韩,咱们跑吧!”
俩人一商量,决定在佛堂放把火,趁着火势,一起逃离王府。
一场滔天大祸就这么开始了。
当时是四月,风很大。
火放起来了,风也起来了!
风助火势,越烧越旺.
转眼之间,荣王府成了一片火海。
04
荣王位于皇宫的东北方向。
周围就是曹王府、相王府、兖王府、雍王府和南阳郡王府,史称“东宫六位”,全是朝中显贵的居所。
大家往日里交情好,那就一起烧吧,红红火火。
很快,六座府邸被火龙连成一片。
本来,只想“顽皮”一下的两人,彻底吓傻了。
放下他们俩不提。
据《宋史》中载,“东宫六位一时荡尽,宫人多走上东华门楼。有出不及者,死百余人。”
可见,当时火势蔓延的有多迅猛。
可怕的是,“东宫六位”的熊熊大火,很快向着皇宫御厨房的位置燃了过去。
05
御厨房距离皇城内宫很近,那里住着皇帝和众多的妃子们。
寻常人是不敢接近这里的,但是大火不管那套。
狂风卷着火苗就扑了过去。
承天门,仪鸾司,朝元殿,长春殿,相继失火。
再烧就烧到皇帝的炕头上了!
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大火已经包围了寝宫。
宫内的太监们连忙集结起来,一边运水救火,一边拆除木质的走廊,终于将大火控制在了寝宫外围。
太好了,皇帝保住了!
可是,大火向着南面卷了过去。
真宗皇帝要疯了,那里有内藏库,香药库。
06
各种进贡而来的香料,沉香、檀香、龙涎香…全在这里存放。
皇宫内瞬间香飘飘。
那烧的不是香啊,那是钱啊,一克就要上百辆银子!
一晚上,全当柴火给烧光了。
真宗皇帝差点儿背过气去。
最关键的还是内藏库。
宋太祖赵匡胤开始,这里就是皇家的小金库。
几十年的积累,无数的珍宝,很多连看都没来得及看一眼。
曾有人说过,这里的财富,根本就花不完。
不是花不完么,这回烧了个干净。
其中,有将近十万册的古籍,那可是数百年的文化瑰宝,转眼就全烧成了灰。
损失实在太大了。
07
大火烧了足足一天一夜,一直到了城外汴河边上才算止住。
其实,根本就不是扑灭的,是实在没得可烧了,才灭的。
二千余间房屋被毁,救火士兵死伤将近两千人,民间百姓死伤更是惨重。
据《宋史》中载,“两朝所积,一朝殆尽,诚可惜也!”
悲痛过后,真宗大怒。
这火特么是哪来的?!
丞相王旦回答的有水准,“可能是天灾吧”。
真宗皇帝还真信了,这么罕见的大火,史上都少见。
一道《罪己诏》颁布,其中提到,“许中外封事言得失”。
古时每有天灾出现,都会被视为当朝帝王的失职,真宗皇帝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真糊涂了。
08
皇帝把责任揽了过去,但是那些受到波及的王公贵族们不干了。
什么天灾,是从荣王府烧起来的!
反正,荣王是赔不起了,最先失火的荣王府已经成了废墟,你们看着办。
纸终归包不住火。
孟护卫,韩小姐,两人此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曝光了。
宋真宗怒不可遏,据《宋史》中载,“诏韩氏断手足,令众三日,凌迟死。”
断手断脚,当众凌迟,孟贵也一并被处以了死刑。
倒霉的荣王赵元俨,因管教家奴不力,被罢免了武信军节度使职务,降为端王。
一场私奔引发的灾难,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真可惜了这些珍宝、古籍。不仅仅是大宋朝,更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
所以,私奔就私奔,别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