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拉法辛
文拉法辛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是通过显著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在神经突触部位的重摄取[5]而发挥药理作用。文献[2]建议起始
次口服。仍有15/78的病人发生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胃纳差,占不良反应的10/15,占服用药物者的10/78(13%),比国内报道的发生率10%稍高[8]。头痛、失眠占5/15,5-HT综合征占(
《文拉法辛治疗伴有抑郁或焦虑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理科400016)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400042)
(3四川省达州陆军医院康复科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是否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法1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文拉法辛联用莫沙必利组、文拉法辛联用安慰剂组。观察3组患者用药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以及各组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对文拉法辛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明显改善效果。
2.3胃肠道不良反应评定记录8种常见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早饱**、嗳气、反酸、恶心或呕吐、**腹痛**、腹胀、便秘)积分:无症状记0
莫沙必利是一种新型的促胃动力药物,属于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增强胃肠道运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同时还不影响胃酸的分泌* [10]。
(2014,[莫沙必利分散片改善*文拉法辛*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https://www.baidu.com/link?url=ZdjRZ8JFx55FEEqB8vT_PaF4BpG-HHtqwb0Csbbdxu1aEW1kLcrF-uLr_fxF5Ou3V78nh6cXMEyPDNsOLoBXemhX3ujhEg54nHFHoWmil0FmapFDfHWQBCgyILtF0OTw&wd=&eqid=c835073a0004826e0000000361eed609))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文拉法辛预处理对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在服用抗抑郁药的重度抑郁症 (MDD) 患者中经常观察到胃肠道副作用 (SE),并可能导致治疗中断。该荟萃分析的目的是提供有关接受第二代抗抑郁药治疗的 MDD 患者胃肠道 SE 短期发生率的定量测量。
使用 MEDLINE、ISI Web of Science –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和 Cochrane 图书馆数据库对文献进行电子检索。符合条件的研究必须集中在 MDD 中常用的 15 种抗抑郁药中至少一种的使用(即,阿戈美拉汀、安非他酮、西酞普兰、去甲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依他普仑、氟西汀、氟伏沙明、左旋米那普仑、米氮平、帕罗西汀、塞拉法林、瑞文曲林和 vortioxetine)并报告治疗 12 周内治疗后出现的胃肠道 SE(即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消化不良、厌食、食欲增加和口干)的数据。
总体而言,荟萃分析包括 304 项研究。所有考虑的抗抑郁药都显示出比安慰剂更高的胃肠道 SE 发生率。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被证明是胃肠道耐受性最低的抗抑郁药,*<u>与所有考虑的 SE 相关,但便秘和食欲增加除外</u>*,而米氮平被证明是对肠道副作用较少的抗抑郁药,仅与食欲增加有关。
总之,常用的抗抑郁药显示出不同的胃肠道 SE 特征,可能与其作用机制有关。临床医生在开具抗抑郁药处方时应考虑每种化合物的具体耐受性,以提高对 MDD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增加阳性结果。
Vincenzo Oliva, Matteo Lippi, Riccardo Paci,[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治疗相关的胃肠道副作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https://www.x-mol.com/paperRedirect/1357822027158302720)
## 奥美拉唑
- 【药物相互作用】
2 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用药可增加<u>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头痛)</u>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 应避免与地西泮(安定),,,西沙必利、咖啡因和茶碱同时使用。
- 【药理作用】
本品为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通过小肠吸收后,经血液循环,在胃壁浓集,从而抑制胃酸。
<br/>
<br/>
新型抗抑郁药因其疗效好、抗胆碱能及心血管等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等特点,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因为不良反应停药者也较少,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即使小剂量的 SSRI 也不能耐受。
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道 5-HT 能兴奋的症状,而抗胆碱能和心血管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比三环类抗抑郁药轻。
,,恶心、稀便、头痛,,,是 SSRI 最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 [3]。往往与剂量有关,处理原则为小剂量开始、饭后服药可减轻。
实际上 SSRI 能有效减轻偏头痛的频率和程度。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减少 REM 睡眠,氟西汀还干扰睡眠连续性,,,焦虑和失眠,3〜4 周后往往缓解,,
胃肠道:胃肠道紊乱是 SSRI 最常见副作用。如***胃痛***、<u>恶心</u>、呕吐、***消化不良***、
<br/>
\6. 停药反应:突然停药,特别是半衰期短的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可出现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症状,如嗜睡、失眠、焦虑、激越、活动过多、多梦、心境低落。骤停药物约 1/3 患者可出现停药反应,,此综合征一般为自限性,通常停药 **2〜3 周**自动消失 [6]。
丁香园:http://6d.dxy.cn/specials/top2016/article/506724
抗胆碱能
“抗胆碱能效应”指的是药物可以阻挡M胆碱受体的作用。 抗胆碱能药应用于临床时间较长,种类 繁多 ,该类药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胃肠平滑肌痉挛而缓解哮喘和胃肠绞痛,也能减轻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胆绞痛。
抗胆碱剂(英语:anticholinergic agent)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物质。抗胆碱剂经由选择性阻断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连结其神经细胞的受体,抑制副交感神经的冲动。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负责存在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与肺等平滑肌的不随意运动。抗胆碱剂根据在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特定目标,分成三种类别:蕈毒碱拮抗剂、神经节阻断剂与神经肌肉阻断剂[1]。 wiki
胃肠道5-HT能兴奋
血清素(英语:Serotonin,全称血清张力素,又称5-羟色胺和血清胺,简称为5-HT)为单胺型神经递质,由色氨酸经色氨酸羟化酶转化为5-羟色氨酸,再经5-羟色氨酸脱羧酶在中枢神经元及动物(包含人类)消化道之肠嗜铬细胞中合成。5-羟色胺主要存在于动物(包括人类)的胃肠道、血小板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它被普遍认为是幸福和快乐感觉的贡献者。血清素在大脑中的含量为总量的2%,有九成位于粘膜肠嗜铬细胞和肌间神经丛,参与肠蠕动的调节[4][5]。与肠粘膜进入血液的5-HT主要被血小板摄取。8%-9%的位于血小板中。因为5-HT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中枢和外周可视为两个独立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