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分享本文之前,请您回答:生活是否幸福的衡量标准,在您看来,应该是什么呢?
先说两件常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
身体上:平时身体有哪里受点小伤或者有个小疼痛,我们的注意力会全部关注到那个地方,生活的舒适感因这处伤痛而烟消云散,全然忘记了其实我们的身体总体上是健康的。(想想确实如此,比如,一个小小的感冒,一次胃疼,一次牙疼,等等。想起了一句话:我们只在不舒服时才感觉到那个器官的存在。因为我们会被那处的不舒服搅得对其他事都没有情绪。)
精神上:同样道理,当诸事都按我们的想法发展时,如果某件小事稍稍不如意,哪怕微不足道,也会让我们总忐忑着寝食不安,完全忽略了那些顺利开心的事。
这些感受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心思总会放在那些小小的不如意上?
请看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是怎么说的吧,下文括号内为本人所加。
快乐是短暂的,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
在这两个例子里面, 我们的意欲都受到了伤害。在第一个例子,意欲客体化在人的机体里; 在第二个例子, 意欲则客体化在人的渴求、愿望当中。
上述两种情况说明,意欲的满足总是否定的。意欲获得的满足并不直接被我们感觉得到,它顶多只以反省、回顾的方式进人我们的意识。
但是,意欲受到的抑制却是肯定的。因此, 所有的快乐,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其本质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每一个快感的产生只是源于意欲所受到的抑制得到了消除、意欲获得了解放。
伏尔泰的话千真万确:“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 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
而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里也说过一句话,这句话是我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 而是没有痛苦。
它告诫我们不要把目光盯在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 而是尽可能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
因此,谁要从幸福论的角度衡量自己一生是否过得幸福,他需要一一列出自己得以躲避了的祸害, 而不是曾经享受过的欢娱、快感。
所谓“幸福的生活”,应被理解为“减少了许多不幸的生活”, 即还能勉强忍受的生活。
经历的痛苦越少,越幸福
人到了老年,终于把生活的重担抛在了身后,这确实是一个安慰。一个人生活了一辈子,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 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
谁要是根据后者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度过幸福的一生,那就是采用了一个错误的标准。因为快感是,并且永远是,否定性质的; 相比之下,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却是肯定的。
所以,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 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 其他的一切都虚幻不实。
由此可以推论: 我们不应该以痛苦为代价去购买快乐,甚至只是冒着遭受痛苦的风险去这样做也不行,否则,我们就会为了那些否定、因而是虚幻的东西,而付出了肯定和实在的东西。
但如果我们牺牲欢娱以避免痛苦,那我们肯定获得收益。在这两种情况下,究竟痛苦是等到快乐过去了才来到,抑或是先快乐而至, 其实并不重要。
(比如说,胡吃海塞,熬夜,为了图眼前的一时快乐而丧失健康,这便是以痛苦为代价购买快乐了;而自我约束,保持饮食起居的科学和规律,或许会失去某些乐趣,却换来了健康。)
愚者趋乐,智者避祸
如果人们试图要把人生的痛苦舞台变成一个欢乐道场,目标定在寻欢作乐而不是尽最大可能去摆脱痛苦,就像许许多多的人正在做的那样,那就是一件本末倒置、至为荒谬的事情。
谁要是带着一副阴沉的眼光,把这个世界视为某种意义上的地狱,并为此处心积虑在这个世界上建造一间隔绝烈火的房间---那这个人的错误还不至于那么荒唐、离谱。
愚人在生活中追寻快乐,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受骗了; 而智者则千方百计地躲避祸害。如果智者无法达到目的,那只能归于他的运数,但却跟他的愚蠢无关。
只要得偿所愿,他就肯定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他所躲过的祸害干真万确在这生活中存在。就算一个智者为了躲避祸害而做得过了头,不必要地牺牲了生活中的快感愉悦,归根到底他也没有真的有所损失,因为所有的快感愉悦都是虚幻的。
明天分享:《幸福2: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属于我们,一切都归命运所有》
欢迎围观我的文集《叔本华说》。祝福天下有情之人天天开心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