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崽的时候狠狠地批评了儿子,原因是后背都汗湿了仍然舍不得脱下身上那件外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我真的很生气。
一路上,我都是在批评他。他低头不语,或许知道自己真的错了,或许天马行空地想着别的事,根本没听我说。我依然没有停止住自己的唠叨,不时地引来了别人异样的目光,有诧异的,有不解的……
回到家,冷静过后,也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与这两年来学习的多肯定、少打击的育儿方式是背道而驰的。例如在他做的对的时候多表扬,提高他的积极性,而不是在事情发生后挑刺。
我也反思了自己。我为什么会这么生气?是真的爱之深、责之切还是把孩子当成了情绪发泄的出口?
一件简单的穿衣脱衣事件,在我的心里成了天大的事。我问我自己,我真的做对了吗?难道不是我的控制欲、我的焦虑在作祟?
在他还小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的包办思维,很多小事都没有放手让他去做,以至于他做什么事都蹑手蹑脚地,或者干脆依赖别人去做。
我意识到了,我们所谓的“举手之劳”“顺手的事”其实都是害了孩子。
孩子需要教育,需要培养他的独立性,这都没错,但是应该分场合,给足孩子面子。为什么不等回家再来教育?其实是我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不够。自己的不良情绪积压已久,碰到这件终于爆发了。以后还是要注意分寸,顾及孩子的感受,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不良情绪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