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了,在被折磨了一天一夜后,贪吃的我,似乎就成了一个被美食抛弃掉的可怜虫,一切美味都离我而去,就连喜欢的海鲜,百般诱惑,我的嗅觉也在警告我:对不起,味觉丧失时,如果你强买强吃,是一种糟践,是对上天馈赠的极度不尊重。
嗨,说到哪里去了,现在的我,根本就不馋那些美味,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去吃它们。因为不舒服两天了,美食对于我的胃口,根本吊不起它来。
“怎么做早饭?”他又问我,样子委实有点可怜。他一向除了下面条,厨房里的一切都不擅长。
“下一碗清水面吧,想吃面条了。”也许是身体舒服点了,在他的再次询问下,我灵光一闪,就有了些许渴望。
这句话,也点燃了他眼睛里的星光,看着他询问的眼神,我再再次点点头。他呢,如同领了圣旨,高兴地忙碌去了。
也不怪他会如此,他一向知道的,两人对饭食的要求并不同频。我不喜欢吃面条,追溯小家的三十多年的历史,除非迫不得己,我主动提出吃面条的次数是少之又少。记得头些年,他都会反过来复过去,掐着指头说吃面的次数能数过来。
这么做好像有些委屈他,良心忽现时,也有内疚。因为他的老家,几乎是把面条当做主食的,逢年过节更少不了面条。记得有一年去他老师家,除了一桌子菜,主食也是面条,但在他的掩护下,我一口面条也没吃。最终他的老师还是知道了这事,从此再聚餐,饺子米饭,代替了面条。
许多年后,当然两人的饭食,也互有渗透。一些海鲜比如海鱼海蟹和海虾,甚至是葱花蟹子酱,他吃起来也有味了,我呢,当然得有所表示,隔一段时间,会陪着他吃顿面条。
我这人喜欢做饭,可做不到家人心里去。就连下个面条,孩子都说他爸爸煮面的火候掌握的比我好。有时候,孩子的一句轻飘飘的话,做父亲的入心了,记得有一次,他还自得了好几天,动不动就把闺女的话搬出,好趁机多吃顿面条。
一直以来,我家我下厨,只有煮面例外。说真的,他煮的面确实劲道,不像我,还没有吃,就在碗里成一团了,用孩子的话说,妈妈煮的面,越吃越多。
今天是受凉不舒服的第三天,味觉暂时丧失,可身体的感觉强多了,一下子想起清水面条,馋虫就来了。于是才有了前边的几句对话。
就这样,伴着他买回来的几种小菜,我“不得不”陪着他连吃了三顿清水面条。看着他洗刷的身影,瞬间觉得这次小病,有了价值。我甚至贪婪地想到了明天的早饭,如果他没有吃够,我还想让他下面条。
晚饭后,想着活动一下,就出了门,一抬头,却发觉了偷窥者,是女儿,她来一会了,我的笑容和她老爸的忙碌,大概都看在眼里。
“光等着吃饭的感觉真的挺好。”趁他不在,我站在门外,向女儿炫耀,女儿笑了。她一向不满意她爸爸的“好吃懒做”,这次自然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