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到来之际,我积极的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了昆虫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魅力多彩,在捕捉昆虫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伟大。
在抓捕昆虫之前,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昆虫类型,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捕捉该类昆虫的捕捉技巧。在出发之前,我们做足了准备工作,选好了捕虫网,折好了三角袋,收好了诱捕昆虫的工具以及自制的毒瓶。
到了太行山科研基地后,我们架起了捕虫用的帐篷,待到天黑,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捕。天渐黑时,已经有大大小小的飞蛾开始落在帐篷周围,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初次捕虫,我有一些迫不及待,拿着捕虫瓶就往飞蛾身上扣,结果不仅没有捕捉到飞蛾还差点把捕虫瓶打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接二连三的失败,没有捕捉到飞蛾,很无奈也很气馁。于是我向老师请教,老师的细心讲解让我明白了,在捕捉飞蛾之前要了解它们的种类以及把握住最佳的捕捉时机,不能急于求成。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我耐心的等待着飞蛾降落,并小心翼翼的把它扣住装进毒瓶。这次的成功也让我总结了一些抓捕飞蛾的经验,抓捕飞蛾需要一定的观察力和耐心,适当利用它们的趋光性等生活习性,能够既高效又不损坏飞蛾的翅膀。“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第一次见到古文里的蟪蛄和蜉蝣,我们难掩好奇和激动,一连抓了很多只放在灯下观察。夜渐深,声渐悄,藏匿在夜色里的大飞蛾纷纷出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绿尾大蚕蛾、榆绿天蛾、雀纹天蛾、葡萄天蛾等大型蛾类,也是第一次认识这么多种类的天蛾,这次捕捉蛾类让我见识到了昆虫界的物种多样性。
后来的行程,我们转战了桃花谷。林荫正盛,溪水见底,太阳正辣,我们顶着烈日寻觅着蜻蜓和蝴蝶的踪迹。到了一处小湖边,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蜻蜓在水面停留穿梭,心急的我们胡乱的挥舞着捕虫网,却被老师打断,只见老师静静等待,眼疾手快的捕捉了一只又一只蜻蜓。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模仿捕捉中学习捕捉技巧,我开始留心观察每一只飞过的蜻蜓和蝴蝶,留意它们的飞行路径和停留地点,渐渐地我发现它们有的会往回飞或者再次停留在原来的落脚点,也有的会停到一些水草和周围的野花上。掌握了这个规律,我觉得我可以上手试试,秉承着要有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我成功捕捉到一只凤尾蝶,同行的小伙伴也纷纷捕捉到不同种类的蝴蝶。这些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在阳光下仿佛生了星辉,熠熠闪耀。我再一次叹服于自然界的美丽和造物者的神奇!我小心翼翼的护着每一只蝴蝶,保证它们的翅膀和身体完整,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学会了各种采集工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标本的制作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我学会两种做标本的方法,一种是普通的针插标本,一种是必须展示的标本,两种对针插的位置都很讲究,展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翅膀都很脆弱,应该使用镊子,避免翅膀上的鳞片被弄掉。我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总的来说,本次活动给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到了真实的自然界和昆虫界,每一只小小的昆虫都扮演着各自重要的角色,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和生命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去探索真正的科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