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的欢脱流转中,又一次共读《论语新解》活动到来了!课题组姐妹们个个揣着满肚子的故事和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如期相约老地方。经过几轮的磨砺后,“之乎者也”的文言文语言表达方式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神秘面貌,变得明朗而清爽起来。我们与《论语新解》的相处也更加自然和谐,渐入佳境了。
活动主题:共读《论语新解》
活动内容:学而篇第一(五)(六)
(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主持人:朱美娟
活动形式:设置问题,抽签作答,分享补充
朱美娟老师就共读内容提前预设了九个问题,每个成员一道题目,大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来进行研读分享,其他成员作补充说明。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0分钟的自我准备时间,一如既往,课题组成员们静静地思考着,还不时地在书上圈画,批注,有的还拿出自己提取准备好的资料……大家都期待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第二环节:
下面按九个问题排列的先后顺利做简单记录:
第一部分:学而篇第一(五)
王婧老师:
问题:解释“道千乘之国”之意,并说明何为“道”?何为“乘”?何为“国”?
观点:“道千乘之国”,指领导有一定规模的诸侯国;“道”,通假字“导”,取领导、治理之意。“乘”指四匹马拉的兵马,若能出兵车千乘,可谓当时一大国也。“国”并非现代“国家”之意,而是指一个封地,一个诸侯国。
明佳丽老师:
问题:解释“敬事而信”之意,并说明何为“敬”?何为“信”?
观点:“敬事而信”,指对待事情能谨慎专一,言而有信,不欺诈不应付不推诿。“敬”,我认为有三层意思:其一,思想层面的,要高度重视,方能行之有效;其二,态度方面的,要专注,一心一意去做,方能行之有果;其三,成效方面的,要尊重、享受成就感,方能行之高效。“信”,我认为有两层意思:其一,自信,唯有自信之人,方能坦然行事;其二,他信,唯有获取他人信任,方能从容成事。有句话说的好:“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因此,“敬事而信”无论于帝王之道,或自身修炼之道,其理其效相同也。
宁甲婷老师:
问题:解释“节用而爱人”之意,并说明何为“节”?何为“爱”? 何为“人”?
观点:“节用而爱人”,指领导要懂节约之道,不能奢靡挥霍,更要懂得体恤下属,理解下属,包容下属。“节”,同今字意,为节俭、节约。不能奢华浪费,夯实国库,储备积蓄,方能长治久安。“爱”并非喜爱,珍爱之意,实则指上级对下属的体恤、关爱,用现代时髦的话,就是要进行人文关怀,民主管理。“人”也非“百姓”,指“官吏、大臣”等头上有职务之人。
贾琳老师:
问题:解释“使民以时”之意,并说明何为“使”?何为“民”? 何为“时”?
观点:“使民以时”,指领导要懂得使用民力时,要考虑避开民众生产劳动时间。中国自古为“农业大国”。务农是人生活之本。忙农事一定是首要重中之重的事。“使”,使用、派遣之意,“民”则百姓,“时”指农事之时。
吴晓妮老师:
问题:结合自己工作说说你对“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理解。
观点:作为学校领导层面的中间力量,谈不上为君之道,就从自身角度来看这句话,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态度(敬事而信),比如做课题组,就要怀着要把它做好做实的尊敬之心,然后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大家充满信心。二、方法(节用而爱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少不了要付出人力、财力、物力,无论哪种付出,都要有珍惜之心,不可过度使用,要储存能量,要发自内心地为大家着想才行;三、要求(使民以时),学校工作纷繁交错,有时候如何安排时间就是一项非常大的考验。这时就要合理安排,巧妙调整,将任务整合,将工作次序重新排列,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主持人朱美娟老师追问:请每位老师联系自己管理班级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最终达成一致的看法是:在班级管理中,要因材施教,一堂课中,一百个学生就要有一百种甚至更多的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要时不时站立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节课,看这项作业,看这句评价。尤其是后进生,在补差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高效?他们的作业设置更要精益求精,要精练精讲,切忌刷题,形成学习疲惫状态。
第二部分:学而篇第一(六)
朱美娟老师:
问题:解释“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之意,并说明何为“弟子”?何为“孝”?何为“弟”?
观点:“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是孔子教导弟子所说的话,意思是在家要孝敬父母长辈,出外要顺从兄长。“弟子”一指学生、门生,二指年幼之人;“孝”就是中华传统美德,尽人子之责则为孝;“弟”,通“悌”,友爱、顺从、尊重。
(补充理解:在家要孝敬父母长辈,疼爱兄弟姐妹,外出要和睦相邻,广结朋友。)
故事链接:
周公的故事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居住了。
有一天,成王看到天气很好,就带着人马到宫廷外去看看,走在路上,突然天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这时成王就感觉到一定是他有一些做法不妥当,上天才会有这些异象产生。
于是, 成王就到太庙去祭祀。在那里,成王发现了周公析祷周武王延寿的祈祷文,成王打开一看,原来是周公宁愿让自己折寿也要祈求兄长武王能够延寿的祈祷文,里面话语情真意切,成王很是感动,更觉惭愧:这么好的叔叔,我居然听信谣言,还让叔叔住在山东那么偏远的地方去。
后来,成王亲自到山东把周公请回来,请周公制礼作乐。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周公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的不仅是对国家的忠诚,对兄弟的真诚,更重要的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樊婵娟老师:
问题:解释“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之意,并说明何为“谨”?何为“信”?何为“泛”?何为“亲仁”?
观点:“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指为人处世要言行谨慎,做人诚实守信,心怀善意,有同情心,多与有仁德之人亲近,交朋友。“谨”,谨慎;“信”,信实,弟子敦行,存心当如此。“泛”,指广泛,广博之意,“泛爱众”则应心怀宽广,悲悯慈爱,要一视同仁,因众生平等,皆应被爱。“亲仁”,则是亲近众生中有仁德之人,也是告诫弟子要与高尚之人为友,方能不断向上,提升自我修为。
补充:“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点明了我们个人进行自我修为的六个关键字:1.孝;2.悌;3.谨;4.信;5.爱;6.仁。
冯淑娜老师:
问题:解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意,并说明何为“行”?何为“余力”? 何为“文”?
观点:“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指先达成“孝、悌、谨、信、爱、仁”前六项修为,德为第一位,贵在力行。如果还有剩余的前行之力,可以向书本文字上下功夫。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先做人,再学文”,有德无才,只能称之为“乡里自好之士”,不可能有大作为;而无德有才,则可能演变成高智商犯罪,危害社会,祸害百姓,很是恐怖。由此想到教师职业,要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求知,如此方能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教育才有它应有的意义。“行”,在这里指自我修为的实践;“余力”指剩余的能量;“文”一说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说指“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吴晓妮补充:“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必伤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因此,学文不力行,华而不实;力行不学文,必生偏颇之见。为人者,学文与力行,二者缺一不可。)
高月好老师:
问题:谈谈你对“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理解。
观点: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最后,我用四句话概况:“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它的意思是:立志要高远,要以自己希望达到的境界来确立自己的志向;言行举止要以良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要保持内心的善良与仁爱,行事宽容有爱心;同时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游刃有余、熟稔于心。学而篇第一(五)是为君之道;学而篇第一(六)是为师之道,我认为无论是为君之道,亦或是为师之道,皆以此四句为座右铭,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努力前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成为仁德兼备的、受人敬仰的、有大作为之人。
故事链接(朱美娟)
方孝孺被灭十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 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遂命人将其从狱中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庭,明成祖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方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诏不可草。”成祖暗压怒火说:“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声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 明成祖彻底绝望了,也横下一条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处死!
第三部分:问题诊断
对于今天主持人所提的九个问题,课题组成员通过讨论,达成一致,诊断结果如下:
今后问题设置应站立在三个角度:
一、抓重点词句理解文意。
二、通过前后对比、串联、反刍等方式加强整体内容的链接式阅读,形成知识体系。
三、与生命成长建立联系,站在实际角度,进行自我对照、思辨与落地。
第四部分:能量加油站
五何问题设计法:
由何(问题情境或源头);
是何(是什么问题);
为何(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如何(怎么样的问题);
若何(基础条件变化后的问题)
第十四期教研安排:
内容:
共读书《教师的挑战》(102—112页)
主持人:高月好
撰写人:樊婵娟
真诚地欢迎示范家人们参与到课题组活动中来,因为携手并肩,一起前行的感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