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县下浒镇赤壁村,俗称“七尺”,它位于下浒镇北部,距县城70华里,南临东吾洋海岸线,北背将军顶,一条硬化路从村前经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山海资源丰富。
这里先民在宋中期,从福安市上杭迁入沙塘,为了避免倭寇的侵害,又迁徙赤壁咬(后称赤壁下),在此安家落后繁衍生息,发展至有760多户1200多人口,大部分以陈姓为主,次之王、蔡姓,该村文化底蕴深厚,遗留诸多名胜古迹和历史传说故事,现简述如下:
福星石板桥,它的源头之水,一由磨石坑,一由东 山两地山脉水溶汇于溪头里,流向东之吾洋,溪长约二千多米,河床宽12米。它位于村东向,是村民农渔生产必经之路,距今约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一直便利和造福于村民生产生活的古桥,村民美其名为“福星桥”。
福星石桥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南北走向,呈“二”字形,桥南北走向,长约14米,包括南北五级石阶在内,桥面宽2.5米,为五块桥板合并,桥面距河床高约3.6米,桥面东西向为方形石护栏,桥下二处桥墩为宋代船型墩结构,整体为乱毛石砌,大部分桥板、护栏榫头为人工凿刻,桥板镌刻楷书字体每字8厘米见方,落款为“宋宝祐元年十二月吉旦造”(1235年)共十一个字,并在桥头南向竖一青石碑刻,碑高110厘米,宽55厘米,连座高1.6米。
据《霞浦县志.水利》载载:福星桥在赤壁村南以石为之,旁有石桥,长凡三丈许,高可二文,明季林五郎创,后圮、乾隆四十五年,乡民陈伯业余兆灿募修至今便之”。但据碑文全文记载和村民介绍:“福星桥建桥历史悠久,又地处广野二溪交汇点、风口浪尖是全村几百户村民出入必经之路,每当狂风暴雨,上游流水湍急,造成桥墩崩毁,从宋宝祐年间始,屡有修葺,尤清康熙年重修,嘉庆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将石桥全面整修,而屡修屡圮,经村耆老计议,特在桥中间竖一尊“玄天帝神”岁时致祭,以保全村四时吉利福临赤壁”。该神塔呈方形,边宽1.5米,高2.6米,为单檐楼阁式,白墙体古雅可观。在东北尽端两株古榕点缀下,更呈现自然与古桥相融一处景观。
为了确保村民安康,赤壁村除在桥头设玄天帝神外还在桥南北端立两尊石狮,高1.2米直径38厘米。一尊于解放初期被盗窃,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为防石狮再次被盗,索性叫泥匠垒砌二条石柱,高1.8米,边宽58厘米,将尊石狮放安其上南端,另一尊则用水泥雕塑安放北端,尊称其为“风狮爷”,词意谓是防御风神,既起到避邪镇邪作用,又增加石桥威严,同时也给整座桥增绮丽光彩。该桥于2006年列入霞浦县文物保护点,并确定了四至文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