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是很令人头疼的一件事。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学习的效果依旧不好。究其原因,是他们学习的方法不对。 在初中,不难发现,好多学生手中都有《初中文言文大全》、《初中文言一本通》之类的翻译书。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认为有了这样的翻译书,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法宝在手,永不发愁”!可实际并不是这个样子,翻译书对付课内的文言文还可以,因为你可以用大量时间去查字词,下很大的功夫也能弄懂,但课外文言文呢?如果没有学会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你将无从下手! 要想文言文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就需要有好的方法作为支持,一但方法错误,就会时费力。我将我教学以来,总结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大声读,欣赏韵律美,培养语感 读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对于文言文来说,也是如此。所以大声读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读出来,才能够体现出文章的韵律美。古代文言文更讲究韵律和谐美,就像现代的歌曲,如果不唱出来,我们无法知道它写的有多美。因而,文言文是需要大声读出来的。 说起语感,好多人都认为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能够帮助你解决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所以,语感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必须通过大量文言文阅读,不断积累才可以提高的。
二、熟读成诵,学会迁移 背诵文言文,不要说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背诵。如果是这种情况下的背诵,你很快就会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你要通过反复诵读,形成永久记忆。 好多高中学生,再学文言文时,看到熟悉的词汇,总是脑袋一片空白,学过的东西给你留下的记忆,只剩下了我好像学过。因为当初你的背诵是机械背诵,没形成永久记忆。 那为什么有些学生在高中学习时,就能够形成迁移呢?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初中学习的文言文对高中学习文言文产生了影响,这就是迁移(通常情况下,也是积极的正迁移)。这些孩子在学习文言文时,踏实稳重,讲究弄清弄懂,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善注释,巧用辅助工具 文言文翻译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翻译时好多同学都是拿出一本通,把文章翻译了,一篇又一遍的看,有的甚至要把它背过。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正确的。 我讲文言文时,从来不会让我的孩子们背翻译、抄写翻译。
我们翻译文言文的顺序是:
1、熟读课文,利用注释一段一段用自己的话说出意思。
2、除了注释给的翻译外,如果再有不确定的词,要借助古字典查出翻译(这里的翻译会有很多个,自己联系上下文确定自己觉得对的翻译)。
3、课上分配任务:各个小组选择代表,翻译你们小组要翻译的段落。
4、老师纠正出错的重点词语,并讲解翻译书的翻译,但是提倡孩子们用自己的翻译。 5、总结相对固定词比如: 则:就是 乃:于是,就。 汝:你
6、重点讲解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省略句、省略句…… 经过实验,我发现这样的方式比直接讲翻译效果要好很多,尤其是在做了在做课外文言文时,孩子们竟然能读懂些东西,能把题做对。
三、目的不是考试,是为了汲取精华 作为学生,考试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同时也是无法逃避的。但是我们不要把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的定在考试上。文言文学习更多是为了能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记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知识,白话出现也不过百年历史。所以我们要重视文言文,那里不仅有你要读的文史故事,也有你要专研的科学理论。如若仅为考试而学文言文,那么将会是巨大的损失。
从现在开始,重视文言文的学习,你将会成为更优秀的中学生,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