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和人争,要争,一定是射箭比赛。先互相作揖谦让,才升到堂上射箭比赛。比射后,有相互作揖下来,一起饮酒,这样的争还是君子之争。”
理解意思倒是简单易懂,穿越到背景看看,别有一番风味。孔子对于君子与小人笔墨还是较多的。本篇先讲讲何为君子?君子的本质就明了。
中国文化君子就是无所争的,不与人争,不与事争,讲礼让。拿现在看,有点与世无争、有点文人清高的味道,不免有些主动性不强。
但非要争呢?那就大家玩个流行的玩法——射箭。说到射箭,那肯定要追根朔源到“六艺”。“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节,经过增减演变依然存在;“乐”是指音乐,现在发展的中方的、西洋的都有;“射”是射箭,现在由箭升级到枪;“御”是骑马、架马车,现在发展到马术,工具的进化由马到车,发展到赛车;“书”就是读书识字,现在的体制更完备了K12、K15;“数”是数学,现在依然在。
当时流行的“射”呢,细分下来有四类。一是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当时的贵族阶层的射箭运动;二是宾射,是贵族相互间,朝见聘会的时候,射箭交流;三是燕射,贵族在平时娱乐的时候玩的;四是乡射,在平民社会的全民运动。从上到下都玩这一种,根据“揖让而升,下而饮”,应该是指大射。应该有三个步骤“揖让而升,揖让而下,揖让而饮”,每一步都是揖让,第一个揖让是礼让的意思,第一个揖让是承让的意思,第一个揖让是承领教的意思。胜者罚负者喝酒,揖让根本上是礼,是礼让。
射箭是个运动项目,这个运动项目发展到现在。在比武中经常看到礼让的手势;体育讲,踢球的时候有对方球员受伤了,另外一边马上将球踢之场外,暂停比赛;拳击比赛讲,开始前还要示意碰碰拳头。这就是礼的延续,就是周恩来提倡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个儒家礼的味道。除了礼让,应该还有体育竞技精神,赢要赢得正大光明,输要输个心服口服,比赛完了,下来时朋友,还要聚下喝个酒。
这样的射箭,这样的比赛,就是君子的风范。领悟得深的当数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行仁德的人好比赛箭的人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放箭;如果没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完全把孔子的意思理解透了,还有自己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