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过“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杜威提出过教育即是生活,生活即是教育的观点,而陶行知先生受两位教育家影响,结合中国当代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是教育的观点,在“教学做合一”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充足的提现。
先生在文中的事怎样做就怎样教,怎样学就怎样做的观点是非常符合现在的生本教育的观点,还在文中提出了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学游泳的动作,终究是学不会游泳的例子。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习音乐的本质是核心素养教育。即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为原则,在进行课堂教育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而在真正的音乐歌曲学习中,我也遇到了难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为学生编排相对应该的动作。在旋律学习时,划出相应的旋律线。学生为了完成布置的任务,我让做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让画什么旋律线就画什么旋律线。从而违背了音乐课是让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本质。
在上《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选择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来感受春天,在学习到本节课重难点八分休止符的时候,对应的歌词是会唱歌的小黄鹂,我就带学生观察操场的小鸟,发现他们的走路方式是一跳一跳的,而八分休止符更能体现出这种活泼的感觉。这时才发现陶行知先生的所说的生活即是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如此的正确。
只有音乐课堂上心灵的碰撞,才能真正的产生音符与音符之间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只有做到教学做合一,了解学生真正所想学的,生活中真正要教的,学生最后真正要做的,只有走进生活,走进学生才能真真正正的做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