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读我读起来有些费劲儿,因为我对股票一点都不了解,里面有些词不知道什么意思,还很多内容读起来很生涩。所以这本书我读得不是很精,后面作者还讲到投进去的钱10年内不拿出来。那我还看啥?哈哈哈,我现在存的钱是带着近期目标的,都是近几年要用的啊。所以现在就是每月存钱要分成很多块(近10年目标基金、指数基金等投资基金、失业保障)。作者还建立了3个投资计划,为父母构建的养老定投计划,为自己构建的加薪定投计划,和为孩子构建的教育定投计划。读到这儿,感觉自己之前都干嘛去了,没有想到这么多,现在要努力赚钱,为以后的方方面面考虑,我的孩子预计2020年出生(哈哈哈哈),那时我已经快30岁了,随着时间的增加不仅有孩子的压力,父母身体上也会渐渐出问题。所以现在正是我余生最无忧无虑的日子,离2020年还有2年多的时间,在这2年多的时间我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时间、努力工作,在2018年先达到工资翻一倍,过段时间,父母退休后给父母报瑜伽班调养身体。赚钱—攒钱—理财—钱生钱。
作者序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盈利收益率法”来投资指数基金,是简单而有效的投资策略来帮助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作者在雪球网上连载指数基金定投帖,每周五收盘后发布。作者意在帮助每个人都可以达到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第一章 给基金新手的建议
当我们月薪只有5000元的时候,先别想着购买最新款的iPhone;当我们买第一辆车的时候,可以挑选性价比更高的车型;当我们的时间还不值钱的时候,可以用业余时间多看书、锻炼身体,戒掉一些花费较高却对身体无益的消费。
这里要先说一个概念:现金流。有的资产可以产生现金流,例如我们在今年6月1日买了10000块钱的5年期国债(记账式),利率3.5%。那么之后每一年的6月1日,我们都可以收到350元的现金利息。这就是国债的现金流。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有很多,例如债券、股票、房地产(可以收租金)、银行理财、P2P理财等等。
有的资产无法产生现金流,例如黄金,100年前1公斤黄金,妥善保存到今天,仍然是1公斤黄金,不会有什么变化。例如一块明朝的玉佩、字画、家具,放到今天它本身也不会产生现金流。这就是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例如贵金属、古董、艺术品、矿山等等。
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它的价格主要取决于现金流的大小和稳定性。
“盛世珠宝,乱世黄金”,为何黄金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反而可以涨价呢?因为黄金流通性好,其价值比较通用,所以在发生战争的时候黄金的需求量就会上升,导致供不应求,黄金就会涨价。所有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价格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通常比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长期收益更高;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中,现金流越高,长期收益更高。
股票是长期投资中收益最高的资产,其次是企业债券和短期国债。而且任何债券都无法长期跑赢通货膨胀,只有股票可以长期跑赢通货膨胀。
黄金这种无法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长期收益甚至比国债更低:100多年前,5两黄金可以买下北京的一套四合院,而100多年后,5两黄金只能买下北京四环里不到2平方米的房子,远远跑输通货膨胀。同一时间里,美国股市从40多点上涨到17700多点,上涨了400多倍
股票虽然长期收益最高,但实际上也是有局限的。我们不能期望股票给我们带来不合理的收益率。长期投资股票,不考虑任何策略,只是长期持有,平均可以获得9%—15%的年复合收益;配合正确的策略,才可以获得20%左右的年复合收益率。部分投资能力卓越的大师,可以在几十年里获取20%以上的收益。别小看这个收益率,股神巴菲特50多年来保持了23%以上的年复合收益率,就成为世界第一了。
但各种投资股票骗局都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承诺不合理的高收益。
不要贪婪,避免不合理的高收益,一切金融骗局都是纸老虎。
换句话说,假如你现在掌握了一个正确的投资策略,可以长期获取13%的年复合收益率,那么你手里的10万元,在92年后,会变成77亿!相反的,如果你没有相对应的投资能力,只会把钱投入到收益率5%的国债中,那么92年后,你手里的10万元,仅有890万,是77亿的千分之一!
而复利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最适合上班族的基金——指数基金。
常见的指数基金可以根据购买渠道简单分为交易所外交易基金,和交易所内交易基金。交易所外交易基金交易起来相对更简单。我们可以去自己经常去的银行柜台申赎基金,也可以在网站上进行操作。像天天基金网、淘宝、京东等平台上都有很多基金可供申赎。在不同的网站申赎交易所外交易基金,只是渠道不同,申赎的基金是一样的。所以挑选费用低的、服务好的即可。不过本书重点推荐的,是交易所内交易基金,俗称ETF指数基金。
第二章 了解指数
指数基金的特点: 平均性、永续性、被动性、周期性、低风险。
这就是指数的作用,求一个加权平均,来显示平均值。不同指数的作用都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它们的规则所确定的成分股不同,加权时衡量的权重也不同。同时由于大数定律的存在,理论上指数样本空间越大,指数越有效。
指数会周而复始地在低估和高估之间波动。所以不用担心等不到低估的买入机会或高估的卖出机会。
股票指数可以看作是其样本中一个具备平均水平的、且永生不死的个股。它完全具备一般个股的所有特性,包括盈利、负债、资产、销售收入等等。我们完全可以用个股的策略去分析指数。
个股有很多难以预料的风险:例如做假账、长期停牌、增发损害老股东的收益、管理层无法预料到的黑天鹅等等。而指数基金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这些风险。
跟踪指数,让我们可以获得市场的平均值;指数的被动性,让我们可以摒弃人性的恐惧与贪婪;指数的永续性,让我们遭受本金永久性损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指数的周期性,给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买入和卖出机会;指数具备个股的特性,让我们可以用价值投资策略去分析它,同时避免一些风险。
从指数的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出指数最主要的缺点:只能实现市场平均。想依靠指数基金实现一夜暴富是很难的。但是考虑到10年以上仍旧可以战胜指数的投资者比例不到5%,投资指数基金对于缺少能力圈的投资者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章 了解指数基金
购买指数基金首选大基金公司经过长时间运营的指数基金。
误差
规模越大,运行实力越长,归属大公司的指数基金,在应对流动性危机或大额申购赎回时表现会更好。注意尽量避免上市未满一年的基金,或者有长时间拖延建仓的恶性基金公司。
这是因为指数大多不考虑成分股的分红,而指数基金会把收到的分红攒一攒,定期以现金的形式分红。特别是一些高分红的指数基金,在长期复利作用下,跟指数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并不是所有的指数都有资格被成立指数基金。一般来说,设计比较好、影响力较大的宽基指数被开发成指数基金的更多一些。
如果指数包括10只以上股票,单个成分股权重不超过30%,权重最大的5个股票累计权重不超过指数的60%,并且成分股日均交易额超过5000万美元,那这个指数可以称为宽基指数。”这是美国证券期
还要再加上一个定义:包含的行业种类要多
这是宽基指数的最大优势:包括了各行各业,盈利远比单一成分股更加稳定。成分股越多,覆盖行业越多,分配越均匀,宽基指数的盈利也就越稳健。
行业指数也会按照行业的不同分类,分为一级行业、二级行业等。什么是一级行业二级行业呢?例如能源,这属于一级行业;石油行业就属于能源下面的二级行业,石油开采行业就更加细分,属于三级行业。行业细分到极限就是个股。
本书下面所分析的指数基金,大多是以包含了各行各业的宽基指数基金为主
第四章 指数基金的估值
最常见的估值有三个:市盈率(PE)、市净率(PB)、股息率。
市盈率的定义是:公司市值/公司盈利(即PE=P/E,其中P代表公司市值,E代表公司盈利)。
按照取用的盈利不同,可以分为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其中静态市盈率是取用公司上一个年度的净利润,动态市盈率是取用预估的公司下一年度的净利润,滚动市盈率是取用最近四个季度财报的净利润。最具参考意义的是静态市盈率,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盈率。
市盈率背后的信息 ·市盈率反映了我们愿意为获取一元的净利润付出多少代价 例如某个公司的市盈率是10,就代表我们愿意为这个公司的1元盈利付出10元。 ·估算市值 一个公司一年赚100亿净利润,市盈率是10,其市值就是1000亿。市值代表我们买下这个公司理论上需要的资金量。很少有公司的盈利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大幅波动,但是公司的
市盈率背后的信息 ·市盈率反映了我们愿意为获取一元的净利润付出多少代价 例如某个公司的市盈率是10,就代表我们愿意为这个公司的1元盈利付出10元。
很少有公司的盈利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大幅波动,但是公司的市值可以在牛市的时候大幅上涨,在熊市的时候大幅下跌,原因就在于市盈率估值的大幅波动:牛市推高了大家对单位盈利的估值。
市盈率的适用范围:流通性好,盈利稳定的品种市盈率包括两个变量:市价和盈利。所以应用市盈率的前提有两个,一是流通性好能够以市价成交,二是盈利稳定不会有太大波动。
以前经常看到有人说全通教育这类“神股”的市盈率破百,其实这类高泡沫的股票,市盈率已经失去了参考意义。因为这类股票流通性不好,只需要很少的资金买卖,就会导致暴涨暴跌。流通性越不好的股票,市盈率就越没有参考价值。这是因为当你想以这个市盈率去进行投资的时候,你的投资行为就会极大地影响市价,形成一种反馈效应。
例如香港市场有很多日成交量不足千元的股票,市盈率甚至只有0.1不到,单从估值角度看,低到不能再低了。但是当你去投资的时候却会发现,如果想要买到这个股票,你的出价可能要比上一个成交价高好多才能买到。流动性越不好,这个现象越明显。 A股的很多小股票也有这样的效果,几万元就可以把这个股票打到涨停板或者跌停板。前段时间股灾的时候也是,很多
第五章 当下追踪的指数基金
这里介绍几个我目前正在追踪的、适合入门的指数基金。考虑到费用更低等优点,这里介绍的是ETF指数基金。
鉴于篇幅所限,只列举了几只当前处于低估或接近低估的指数基金。未来我会撰写更多的指数基金分析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雪球主页。
第六章 怎么投资指数基金
所有的投资策略,所要解决的无非就是“买什么,怎么买;卖什么,怎么卖”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指数相比较个股来说,最大的一个优势:我们把这个优势称为永续性。永续经营是每一个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但实际上能存活五六十年的企业寥寥无几。指数可以轻轻松松就达到这个时间长度。
只要股市还存在,你就永远都不必担心指数基金会倒闭破产,也不必担心它会弄虚作假伪造盈利。所以如果我们想为自己的一生,构建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投资计划,指数基金就是非常好的选择了。
很多人就会不了解,为什么同样一只基金,第一次买能赚钱,第二次买就亏了呢?原因很简单,第二次买贵了。
买股票和买房子、买菜是一个道理。这个菜值4块钱,你花8块钱去买就买贵了;100万的房子,你花200万去买就买贵了。股票买贵了,我们再想赚钱就很困难了。所以我们要在股票便宜的时候去买,而不是贵的时候去买。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股票是便宜还是贵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种估值方法,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盈利收益率=股票盈利/股票市值。
例如一个股票的每股盈利为1元,当前股价为8元,那这个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就是1/8,也就是12.5%。
盈利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倒数。
在熊市最低估的时候,市盈率都会在10以下,换句话说,盈利收益率都会在10%以上。格雷厄姆把这个盈利收益率作为他买股票的第一个标准。
盈利收益率=股票盈利/股票市值>10%
盈利收益率都会在10%以上
国债利率在哪儿看
(1)盈利收益率要大于10%; (2)盈利收益率要在国债利率的两倍以上。
盈利收益率也会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短期里的股价波动,股价越低,盈利收益率越高;二是较长时间里的成长性,成长性越强,盈利收益率涨的越快。所以要综合性的评估。
大部分的宽基指数,盈利都比成分股稳定得多,适合用盈利收益率来衡量估值。如果成长性也相近,那就可以互相比较盈利收益率来发掘投资价值。大多数国家的股市指数都适合用格雷厄姆的这套方法,例如标普、纳斯达克、沪深300、MSCI中国指数、上证50、H股指数、红利指数·
盈利收益率也有其局限性,它的分母是盈利,盈利是一个会计结果。对于像医药、新兴消费这种行业的公司,很多还处于高速扩张期,大部分利润都会用于再投资。所以市盈率会很高,盈利收益率很低,出现一定的失真。对于这些行业的指数,需要用别的指标来衡量。
股票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例如你小区有个停车位出售,你盘算了一下,可以花20万买下这个停车位,一年能收到3万租金,租售比就是15%。和10PE的股票指数相比,指数的盈利你是无法直接获得的,但是租金可以,所以停车位如果能够找到稳定的租客,是具备明显优势的。
每个人生活的圈子不同,能够接触到的各种投资渠道都不同。可能有的朋友在银行内部工作,能拿到高回报保本的信托;有的能和朋友合伙开个小饭店,年收益也不错;有的专门做P2P理财,平衡风险后收益也很好。所以对于不同的投资者,同样估值的指数基金对他们的吸引力是不同的。
所以什么时候该卖出股票基金,取决于“投资者所能找到的最大无风险收益率”,并没有一个普适的标准。
例如如果我们可以找到6%的长期每年稳定现金流收益产品,而沪深300指数上涨到了20PE。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产品进行比较:一方面是高风险、收益率5%的沪深300指数,而另一方面是低风险,收益率6%的稳定现金流收益产品。我们该选择哪一个就一目了然了。
投资无非就是解决这四个问题“买什么,怎么买;卖什么,怎么卖”。在这一章里,我们解决的就是“买什么”和“卖什么”的问题。我们用了一个核心的估值指标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这个指标就是盈利收益率。盈利收益率从收益率的角度,将指数基金看作一个永续浮息债券。这样我们就可以拿着盈利收益率去和其他资产大类比较。只有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并且盈利收益率大于国债利率的两倍以上”时,我们才会去考虑这个指数基金。换句话说,我们只会从符合这两条标准的指数基金中去挑选。这就解决了“买什么”的问题。我们持有指数基金到什么时候呢?“只有当我们能够找到比股票盈利收益率更高的稳健品种时,我们才会考虑卖出股票”。这就方便了我们在股票和其他资产大类之间横向比较,选择当下最佳的资产大类,解决了“卖什么”这个问题。格雷厄姆的盈利收益率策略,就是这么简单!
第七章 定投的方法
例如年轻上班族,手里没有多少积蓄,那么,定投就是最好的策略了,它可以帮助上班族强制拿出一部分收入,投入到收益更高的股票品种中。再比如,手里已经有一定积蓄、想拿这笔钱养老的投资者,可以采取动态再平衡的方法,将50%的资产分配于股票,50%的资产分配于短期债券,平时就可以从短期债券中取用生活所需。
每个月我会强制性地留存出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定投,相当于强制储蓄,避免乱花钱;与此同时,定投还可以分散投资风险,避免一次性买入估值过高的股票。只要我们每次定投,都符合第六章中所说的买入标准,那么长时间坚持下来,总体也是在低估值买入
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定期的投资。
(哈哈哈哈哈,就像赌博,有趣有趣)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择时能力,遇到市场暴涨暴跌的时候,很容易心态不稳,情绪失控,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决策。
(我10,15,25发工资,以10号的作为定投时间吧)
例如我是每个月初,工资发下来的第二天,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进行投资。这样基本做到了以月为间隔来定投。无论市场短期如何暴涨暴跌,我都会等到每个月的那一天,再去判断买什么、卖什么。这样就避免了主观情绪的干扰。
通货膨胀、指数上涨导致每期买入的股份缩水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如果我们从2015年开始,每个月拿出1000元定投,持续10年,会发生什么呢?10年后,我们会持有几十万元市值的指数基金,但是仍然是每个月买入1000元。实际上因为通货膨胀、指数上涨等原因,10年后的1000元能买到的指数基金份额,只有现在的一小部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定投投入的金额不变,我们实际上买入的基金份额在逐渐减少。这就是定额定投的最大缺点:相同金额的购买力随时间在下降。我们需要对此进行修正。
我们要保证自己投入的额度,和指数基金的盈利增长速度接近。
想好自己在哪个估值区域买入,哪个估值区域持有,哪个估值区域卖出
在这一章里我们解决了“怎么买”和“怎么卖”的问题。定投是最适合上班族的一种策略,采用定期投资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强制储蓄,避免短期市场暴涨暴跌带来的心理影响,将主观情绪带来的干扰降到最低。同时结合优化后的不定额投资方法,我们可以让投资的金额,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合理增长,以免受通货膨胀等的干扰导致购买力下降;也会在短期出现更低估的价格时,适当地增加投资金额,积累成本更低的股份。看完这一章,我们已经解决了“买什么,怎么买;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了。关于指数基金投资的理论我们已经掌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步步地为自己构建投资计划吧!
第八章 构建属于自己的定投计划
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需求。在投资之前要想好自己的钱将来会用于什么。假如在未来10年就要动用这笔钱,那它就不应该拿来投资股票类资产。只有这笔钱在未来10年以上的时间里,都不会被迫拿来使用,我们才可以把这笔钱用于投资股票基金。
(那我还看啥?我现在存的钱都是近几年要用的啊,有目标的。所以我只能投入股票基金的钱要和人生近几年规划的大事件分开,每个月存钱也要分很多块)
资产以股票基金的形式存在的时间越长,增值的速度就越快,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构建一个长期的定投计划。
大家可以使用记账的App,例如挖财等,来记录一下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这样才能看出自己能拿出多少用于投资。
上班族最常见的收入就是工资了,每个月固定的时间会发到手,这跟我们的定投是非常契合的。日常的开销可以用第一章的知识梳理一下,看看有哪些不必要的支出可以减少:例如抽烟喝酒的支出可以控制一下,像买书学习锻炼身体等方面的支出可以不变。额度较高的不必要消费可以为你节省下不小的现金流。
我们介绍过用格雷厄姆的“盈利收益率”去买股票的标准。一共有两条:盈利收益率要大于10%;盈利收益率要大于国债利率的两倍以上。当前我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也不过3.1%,两倍就是6.2%。所以我们只需要找盈利收益率大于10%的指数基金即可。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我们可以选H股指数;如果不想承担更高的股价波动,可以选择盈利更稳定的恒生指数;如果想未来依靠基金的分红来更好的生活,那么每年都会分红的红利指数是更好的选择。
假如我们当下每个月能拿出1000元用于定投而不会影响正常生活。那之后每个月需要将定投的金额增加1%。这样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基金盈利上涨导致的定投份额下降。
第九章 三个定投实例
三个定投实例
这三个实例分别是为父母构建的养老定投计划,为自己构建的加薪定投计划,和为孩子构建的教育定投计划
三个计划都以1000元作为初始投资资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选择不影响正常生活的金额作为起投金额。
这是给父母建立的一个‘生活质量提高基金’,投资的是ETF,父母无须为炒股去学习建立能力圈,波动也比个股小,不用担心公司倒闭,适合打造几十年周期的投资计划。”
打算当父母退休后,他们就可以从定投计划中定期取用资金,用于改善生活。
养老定投计划,需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进不出”,等积累的资产足够多了,每年收益足以覆盖所需要的资金之后,再取用资金,才不会影响未来收益继续增长。
这个定投计划是我从2014年7月18日开始的,到目前仍然在执行中。希望到父母退休之后,每年可以从中提取1万元以上。从现在到8年之后,估计总投入的资金量在15万。按照上面的盈利收益率策略执行,我们可以获取15%—20%以上的年复合收益率。这样到2022年,手里的资产在26万左右。因此,从2022年开始,每年提取至少一万用于父母改善生活,是完全可行的。而同时,剩下的资产还可以继续保持15%—20%以上的增长速度。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薪水的增长速度一般会大幅高于投资的收益率。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努力工作几年,薪水增加两三倍一点都不难。
但是想几年里靠投资让资产增长两三倍,没有人能保证做到
所以年轻人最主要的是努力拼搏,无论是上班工作还是努力创业,靠事业提升收入是最关键的。
与此同时,打理好自己手里的结余资产,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到了三十多岁,准备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的时候,面临的开支会陡然增加。如果现在不提前做好准备,到了那时就会捉襟见肘,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对年轻上班族,专注于事业是最关键的,主要精力集中于事业。同时控制花销,不要让自己成为月光族。而且年轻人精力多,潜力大,能承担更多的风险,省下的资金,可以大部分投入到定投计划,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必取用,让资金在长期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中增值。
(2020年孩子出生)
自己的孩子将在多少年之后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什么时候用钱等时间点,基本都可以确定。这一点不同于养老定投计划和加薪定投计划。下面的示例介绍的,就是一个为10年后孩子出国留学准备的定投计划,供读者参考。
第十章 长期投资的心理建设
核心就是每次都在指数基金处于低估值的时候才定投,在正常估值的时候持有,在高估的时候卖出,如此循环往复。
格雷厄姆的策略虽然简单,但是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摒弃内心的心理干扰,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去一丝不苟地执行计划。这一点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将计划一一列出,落实在纸面上,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主观情绪干扰。
同样,指数基金如果在低估值的基础上继续下跌,我们应该高兴才对,这样我们在下一次定投的时候就能买入更多的份额了,为何要止损呢?
如果经济不景气,在7%—8%。为了全面奔小康,国家对GDP的增长要求是7%左右,蓝筹指数成长性大概率是比这个要高的。我们在低估值的时候定投指数,平均持仓成本大约能摊平到8倍PE。未来可能会在15—17PE以上卖出。
最早的时候,人们认为,面对损失和获利,人们的情感强度是相同的。例如买彩票,盈了100块的喜悦心情,和亏了100块的懊恼心情强度差不多。但后来研究发现,实际上损失带来的负面效用是同等盈利带来的正面效用的2.5倍。换句话说,我们亏损100元带来的懊恼,需要盈利250元才能弥补。这就是损失厌恶,人们更讨厌损失。从这个角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在投资股票时的一些现象:例如有的散户想用钱的时候,会先卖掉已经盈利的股票,而留着仍在亏损的股票。这就是典型的损失厌恶。
从盈利收益率的角度,指数基金下跌得越多,盈利收益率上涨得就越多。我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盈利收益率更高的指数基金,未来的长期收益会更好,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讨厌下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