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人们赋予这个词语太多的美好的故事。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很多再夹杂一点爱而不得的惋惜、一小点执着。真的是会个让人很上头的东西。
前一阵子,朋友打电话和我哭诉,她说,“三年来,原来我才是那个一直被蒙在鼓里,所谓的爱,不过是对方见色起意而且又爱而不得的产物。”
她声音稀碎,悲凉的让我有些心疼。
作为朋友,我从第三视角完整的看到、听到了这个故事。
那年杳杳大一,学校组织了一场比赛,因受众面比较小,所以邀请了好多其他学校一同参加,杳杳被安排接待工作。
比赛中认识一个隔壁学校的男孩子,男生的学校要比我们学校好太多,怎么说呐,大概是一个只要一本线出头,一个要高出个百来分的样子。
杳杳是个很单纯的孩子,单纯到那种别人说啥她都信的人,当然话也不能太离谱了。然后又有点笨笨的,特别佩服那种自律的人。
所以当这个男孩子加她微信的时候,她给通过了,聊着聊着,杳杳便非常非常的开心,唯一一点感觉奇怪的事情就是,为什么这个男孩子一开始就会和她表白,然后约她出去玩。一直以来向往精神恋爱的她感觉好像对这个男孩子的了解还是不够,想再等等,至少了解了这个男孩子的性格和理想,对的,杳杳是一个有理想而且喜欢有理想的人。
慢慢一周过去了,他们分享每天的日常,男孩子分享自己训练、学习和生活,对于杳杳来说,这些像是在不断打开自己的认知,可能这就是经历的事情多一点,然后认知广一些,也可能是当时的杳杳不知套路的水有多深。
后来,他们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幸好因为学校的因素,两个人见面的机会比较少,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的短暂。
他们第一次爆发剧烈的争吵是在寒假,寒假后开学前的2月14日是情人节,男生约杳杳提前到学校的城市,说可以一起过个节日,杳杳有些不放心,一方面感觉自己提前一周去上学的话不太妥,另一方面总觉得男生在暗示些什么东西。比如上c,男生说大不了到时候开两间房,他不会做杳杳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杳杳却觉得,有这个想法就很奇怪。
那天他们吵了一架,杳杳和那个男生便分开了。
再后来,杳杳毕业实习,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朋友之间的竞争,压的杳杳喘不过气来,她不习惯于把这些负面情绪带给身边亲近的人,有时候好像突然又止不住悲伤的情绪,便在深夜里发了条朋友圈。
内容很简单,天马行空的内容懂的人很少。
那晚,男生给杳杳打了通电话。
后来杳杳和我说起,那个男生说的多么的有道理,给了她多好的建议,以及多么的懂她,为了她都一年了还是没有找女朋友。看着她雀跃的小表情,我不忍心和她说,有时候,寒冷中的一根火柴,可能被误以为是全世界。就小心的提了一嘴“他说的话不一定全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