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成长计划】17 你值得拥有高质量的婚姻
知名情感心理作家苏芩说:很多女孩因为卑微的家境,而选择了低配的婚姻。虽然她们也挺优秀,但家庭的影响总觉得低人一等,最后以“门当户对”的理由放弃了追求更高质量的婚姻。一个人骨子里的自卑与自信,与他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但也唯有可以强大到摆脱家庭影响的人,才有可能打破宿命的纠缠。
看到这段话时,深深触碰了心底柔软的地方,思绪纷飞,想到久不联系的朋友。
小爱与我既是同事,又是好朋友。
当年我俩同处恋爱季,为她的坎坷情路操碎了心,介绍了几个口碑不错的男朋友给她。
她以各种理由推掉了对方的美意。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有一天领着一个小她六岁的年轻男孩现身,华丽转身,不顾家人反对,仓促嫁给她眼里最好的爱情。
婚后短暂的幸福很快变成一地鸡毛,升级为丈夫的稚嫩男孩除了会甜言蜜语,无力养活自己,更不可能成为她的依靠。
东拼西凑买了一辆货车,跑长途运输。
受不了辛苦地奔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勉强维持生活。
小爱婚后不久,生了一个男孩。既照顾孩子,又事无俱细照顾丈夫,疲于奔命,昔日靓丽的模样被残酷现实折磨,像枯萎的花朵,黯然失色。
丈夫挣的钱都花在麻将桌上,经常向她要钱。
有一次在外地,丈夫因酒驾发生车祸,撞伤人,需赔偿对方几万元。
走投无路的小爱四处筹钱,因此背上沉重债务,生活雪上加霜。
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令她无颜面对家人、朋友,自动脱离朋友圈,与外界隔离。
去年聚会时,朋友说起小爱,现在还是老样子,只能满足温饱。而且丈夫出轨,公然出双入对,只有小爱被蒙在鼓里。
心里不是滋味,小爱本来可以活得绽放、精彩,为何沦落至此?
当了解她的原生家庭时,一切迎刃而解。
母亲患有精神病,偶尔犯病,小爱从小担负起家庭重担,而且代替母亲角色,抚养弟弟,俨然一家之长。
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偶尔寄钱回家。
在如此残缺不全的家庭环境中,严重缺乏关注,享受不到一丝爱,无法建立自信,形成自卑、低自尊、低价值感的自我认知。
这样的女孩长大后,很容易吸引渣男,只要对方随便说两句甜言蜜语,就会感动的以为遇到真爱,从而以身相许,死心塌地追随。
她的小丈夫,从小寄养在别人家,得不到正常的母爱,所以才会对大自己六岁的小爱一见钟情,其实是把缺位的母亲角色投射在她身上,期盼弥补母爱的缺失。
两个极度缺爱之人抱团取爱,只想一味索取,可是却不可能得到理想中的爱情。
如此婚姻注定是一个人间悲剧,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婚姻、情感。
小爱年轻时严重的不佩得感,导致面对出众男士时,本能逃离,不敢尝试交往。
潜意识认为自己不佩拥有两情相悦的爱情、婚姻,低到尘埃的自己不能生活得幸福,否则是对原生家庭的背叛,只能像父母一样苟活,不佩拥有幸福的生活。
她内心不够强大,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桎梏,走不出心理阴影,无法突破宿命的轮回,命运的纠缠。
现在有种普适的说法:一个女孩遇到几个渣男,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偶尔幸运遇见一个渣男,实属难免,但若遇见此类人成为常态,那么是否需要觉察自己,为什么自带光环,吸引渣男前赴后继。
作为女性,无论年龄长幼都需要自我成长,只有从物质到心理各方面独立、成熟,才有底气拥有高质量的情感、婚姻,过高配生活。
否则门当户对的婚姻都不敢靠近,人生状态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只有通过自我疗愈、自我成长,改变自我认知,建立高自我价值感,自信满满,才能拥有向往的感情,高品质的生活。
遇见更好的自己,你值得拥有令人羡慕的高质量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