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红短短三十二年的人生中,有三个重要的男人。
第一个是她的祖父,萧红9岁丧母,父亲专制,继母冷漠,年迈的祖父是她童年唯一的爱和温暖,祖父疼爱她,陪伴她,亲自口授《千家诗》;第二个是英雄救美于水火之中的萧军,一对文学情侣相爱相杀,最终黯然收场;第三个便是鲁迅先生,鲁迅待萧红如父亲般慈爱,如导师般教引。这段年龄相距三十岁的忘年之交,像冬日的篝火,点燃了萧红的文学之路,更给予了她生命和生活的莫大希望。
话说,1934年6月,萧红和萧军千辛万苦离开沦陷中的哈尔滨,落脚青岛,9月萧红完成《生死场》创作,一次偶然机会,两萧得知鲁迅经常去上海内山书店,两位文学青年便尝试给鲁迅写信联络,没有想到居然得到其关切的回信,从此,萧红与这位文坛巨匠结下不解之缘。
鲁迅因病去世于1936年10月19日,终年55岁。《回忆鲁迅先生》一文,萧红写于1939年10月重庆,正值鲁迅去世三周年。
对于这样一位深刻影响过萧红生活和命运的老师、长辈、挚友,她在回忆录里写得却很克制,没有常规回忆录的歌颂和赞美,也没有大篇幅的沉重和哀伤,甚至没有用一句话,一个字直接表达出她心底的思念和缅怀。
文章以鲁迅明朗的笑,轻捷的步伐开头,出人意料地轻快,“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末了,以鲁迅先生“休息了”结束全文,举重若轻,让人怅然若失。“十九日,夜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文章中部叙事,大致可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回忆与鲁迅及其家人的相处日常和生活琐事,后半部分写鲁迅患病后的治疗、许广平的辛劳和隐忍。
行文舒缓,淡淡地叙说,浅浅地勾画,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立体的、全新的、接地气的、可亲可敬的鲁迅先生。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战士,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硬汉,而萧红写出了她眼中的鲁迅——温情的慈爱的鲁迅,日常的平凡的鲁迅。
文章中,他是让女士们坐汽车回家,自己抽着烟安静等公交车的老人,是大家都愿意围绕和倾听,幽默博学善解人意的智者,是忘我工作只争朝夕的病人……
他幽默风趣,萧红几乎每天都上他家串门,他装作老友重逢,像模像样站起来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他是那么硬气,家里没有沙发,睡硬床,坐硬凳,吃饭也只爱吃硬饭。
他博学多才,家中藏书无数,日常对萧红穿着的随机点评,便可看出美学功底深厚,他孩子的母亲许广平说“周先生无书不读”。
他待人真诚,深受爱戴和敬重,无论是萧红这样的年轻小辈,还是冯雪峰这种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商人”,抑或是跟随多年的佣人,都能得到他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他生活俭朴,好抽烟却从不喝醉酒,瓜子饼干清茶待客,省下来的钱都用来印书和印画。
《回忆鲁迅先生》材料纷繁,由片段构成,且材料与材料之间形成某种断裂,看似散漫杂乱,实则在质朴自然的叙述中,熔铸着作者对鲁迅的怀念和景仰之情,这股内在的感情潜流随着一个个细节的展开,把生活的碎片连接成了一个整体。
文章语言多用口语和白描,行文随意,融情于细腻的描写之中,表现了一代文杰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因此《回忆鲁迅先生》被人视做萧红的散文中的巅峰之作。此外,做为纪念鲁迅的纪念文章,它所具有的文学和史传价值,也是极其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