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计划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内(4月14号前),把中国哲学思想的流变脉络梳理清楚,所以给自己列了一个主题阅读书单如下:
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
郭齐勇《中国哲学简史》
萧萐父《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
武内义雄《中国思想简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新编》
《中国哲学之精神》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人生有何意义》
钱穆《中国思想史》
季羡林《解读传统文化》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金岳霖《论道》
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
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要想吃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一个知识体系,最高效的办法莫过于主题阅读了。所谓主题阅读,是针对某一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大量阅读与该主题相关的书籍,多角度思考、分析、理解这一主题知识,从而更加客观、全面地掌握它、应用它。
主题阅读按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阅读阶段、提炼、内化与应用阶段。
第1阶段是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主要完成确定主题与确定书单两件事。
确定主题
确定阅读主题的动机、方式因人而异,肯定是五花八门的。对于像我这种纯粹吃饱了撑的读书发烧友来说,一般有两类动机。
一是按部就班。
即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先列出自己准备搭建的知识框架清单,比如时间管理知识、健康管理知识、家庭与教育知识、阅读写作与表达知识、本质专业知识、哲学、宗教、历史、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科技创新、管理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地理、文学等等。照着这个清单,按先基础再提高,先实用再理论的顺序,按部就班,逐个主题去攻克。
本次的阅读主题“中国哲学思想的流变”,就是本人知识体系框架清单中的知识点之一。
二是“灵机一动”。
就是某一天被某一篇文章或某件事刺激到了,对某个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马上确定下这个主题。
比如最近我们的业务上忽然出现了“供应链金融”这个知识点,我就临时将它列为阅读主题之一,书都准备好了。
确定书单
确定书单的过程,其实就是选书、购书的过程。关于如何选书购书网上有各种攻略,但按照本人的经验,真没有那么复杂。我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直接上当当网或亚马逊的APP上,输入与主题有关的关键词,按一定搭配结构,选出比较靠谱的书,20本起步,50本封顶,放入购物车,确认付款,然后坐在家里静等快递小哥的到来。
当然,何为“搭配结构”、何为“靠谱”,还是有一定技术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
首先要选几本背景性、前提性的书。比如我要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的流变”,首先得粗线条了解一下哲学及西方哲学,所以就挑选了林欣浩著的、有料有趣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美国哲学家弗兰克·梯利著的《西方哲学史》。
切记一点:不要走着走着就把路走歪了!
咱们是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流变”这一主题的,千万别搞一堆柏拉图、卢梭、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的原著来读,那肯定会煮成一锅夹生饭。
还得再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了解一下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所以又选了张宏杰的《简读中国史》,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后一本是我多年前的藏书,已经读过两遍了,但值得再翻出来读一遍。
同样道理,千万不要企图去啃《哈佛中国史》、《二十四史》这样的大部头,那样就又把路走偏了。
背景性、前提性的书准备好以后,就要选切合这个主题的正统性书籍了。所谓正统性,就是在那个领域或者行业里被主流认可的书。这样,可以更高效地给这一知识体系提供一个基本结构框架和基准线。选这类书有个小窍门,就是可以选高校的教材。对与中国哲学思想流变这一主题,我就选了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著的《中国思想史》。这套书分为三册,导论册是《思想史的写法》,正好让我从源头去掌握这一知识。第一卷是《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二卷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这套书可以为这一知识体系提供一个结构模板。
哲学的精神就是“爱智慧”,批判和怀疑是哲学的灵魂,再正统的书也不能被一个作者牵着鼻子走,这也是主题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所以我还买了另外两本书作为对比阅读,一本是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的《中国哲学史》,另一本是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主编的《中国哲学简史》。还顺手买了郭齐勇教授的恩师,我国著名哲学家萧萐父先生著的《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
正统之后便是权威性、经典性的书了。所谓权威性、经典性,就是那些大师级作者著的,经过时间洗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
这方面我选了日本哲学泰斗武内义雄的《中国思想简史》。之所以首选武内义雄先生的作品,是因为他不但是日本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第一人,也是世界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第一人,他开拓的中国思想史学研究方法,直接影响了冯友兰、胡适、梁漱溟、金岳霖、季羡林等这些中国本土的哲学大师。
以武内义雄大师作为开始,后面的书也就好买了。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人,新儒学三大家之一,他用“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六书”当然是一本也不能落下的了,全买。
文人相轻,大师也不免俗。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成就最高,也是梁漱溟、蔡仁厚这些大师们攻击最多的。当然,其他大师也互相攻击。但是这些都是神仙打架,就像香港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等互相说对方唱歌、演技有缺陷一样,那些所谓的缺陷都让我们这些凡人爱慕不已。所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钱穆的中国思想史、季羡林的解读传统文化、牟宗三的中国哲学19讲、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金岳霖的论道,等等,见着就下单,多多益善,准错不了。
最后还买了美国著名汉学家、中国史学家牟复礼的作品《中国思想之渊源》,从一个西方学者的角度来解读这一阅读主题。
正统性、权威性著作读完后,我们应该是对主题知识掌握很透彻了。但也不一定就此止步,还可以再延伸读一些新鲜出炉的综述类文章、新锐作家的最新作品等。所以我还买了已被收入“中国博士生导师文库”中的张茂泽教授著的《中国思想史方法论集》、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易中天的《中国智慧》等。我们甚至还可以不花钱,在网络上搜一些相关的文章来读。因为有了前面正统、权威知识的压阵,我们在这方面的认知定力已经很深厚,其它观点只可能形成补充,不可能造成破坏,可以放心大胆去读。
选书、购书、读书总要有个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时间,在自己计划时间内完成主题阅读,不能贪多求全。
第1阶段完成后,按现在的物流效率,不出一周,所有的书都应该到达案头了,那就可以开始第二阶段——阅读阶段了。
主题阅读书单中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需要精读,一部分要略读,需要精读的少,略读的占大多数。
需要精读的书,一般是在正统书籍里面挑一两本、权威和经典的书里面挑两三本就差不多了。像“中国哲学思想流变”这个主题,我挑选的精读书有这么几本,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著的《中国思想史》、武内义雄著的《中国思想简史》、冯友兰著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国现代哲学史》、张岱年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牟复礼著的《中国思想之渊源》。作为前提性知识,张宏杰的《简读中国史》本来想大概翻一翻,略读一下的,结果这本书写的太好了,翻开后一下子就陷了进去,变成逐字逐句的精度了——这是个意外——这样的意外也经常有。
那怎样精度呢?
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
第一步,带着问题快速通读一遍。
把书的封面、封底、推荐、前言、目录等,大致浏览一遍,简单掌握这本书的结构、主旨和其他人的评价等信息。
然后,带着这么三个问题快速通读全书:
1.这本书中,对我关心的主题知识给出的答案是什么?
2.这本书是按照怎样的逻辑结构关系去展开问题讨论的?
3.这本书中让我拍案叫绝和充满疑虑的内容有哪些?
脑子里带着以上三个问题,手里拿支笔就可以进入快速通读了。
快速通读的唯一要求就是任何情况下,
不要停留!
不要停留!
不要停留!
不管是遇到生僻字还是精彩片段,都不要让自己停下来,最多在书中画一下线,写一句批注,然后继续。能多粗略就多粗略,能多快速就多快速,要一气呵成通读完这本书。
第二步,有侧重地逐字逐句阅读,并做简单的读书笔记。
完成第一步快速通读后,我们对全书的内容有了粗略的了解,哪些章节与主题内容紧密相关,也应该了然于胸了。接下来就要对这些关键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品读、咀嚼、消化。可以在书本上做详细批注,对重点内容和精彩片段也可以摘抄下来。这是一个与作者促膝长谈、探讨对话的过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作者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我为什么同意作者的观点?
为什么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作者已经就这个主题回答了哪些问题?
还有哪些没有回答?等等。
第三步,重建架构,画出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读书笔记。
经过第1步和第2步的阅读,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应该可以把整本书的要点按照一个逻辑架构回忆出来,做不到这一点,说明没有阅读充分。这也不要紧,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开始第3步了。先对全书的框架进行回忆,画出思维导图,如果中间卡壳了,再翻开书本来看一看,这样其实更能加深记忆。完成思维导图后,我们对全书的整体感就更强了,这时候就要趁热打铁,用自己的语言将原书内容重组加工,重建逻辑关系,写出自己原创性的读书笔记,达到将书由厚变薄的目的。
对于如何写读书笔记,何帆老师的《猜测和偏见》一书是不错的范例——读书笔记是将作者的观点这碗饭,通过消化吸收系统的加工,变成自己身体一部分的过程。
精读的书是小部分,大部分书是要略读的,所以略读也非常重要。略读可以起到补充、纠偏的作用,防止我们的思想被某一个作者牵着鼻子走。
略读也可分两步进行。
第1步是浏览性阅读。也就是对书的封面、封底、推荐、前言、目录等信息快速浏览一下。但要从目录中确定出全书哪些章节才是和主题紧密相关的。
第2步是跳度。在第1步浏览的基础之上,有选择的跳读书中内容,只读与主题相关的,无关的章节大胆跳过。如果全书都相关,那与精读书中观点相同的的内容也一扫而过,重点读观点不同的部分。这时候也要像精读一样,逐字逐句去读,并和精读书的相关内容作比较,记录下不同的内容,并分析为何不同?自己的观点是怎样的?自己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两种观点能否调和?
随着略读作品的增多,一个神仙打架的精彩场面就会呈现出来,一定会让你有大呼过瘾的思想盛宴感。
完成了第2阶段的阅读后,似乎主要工作就完成了。其实不然,还有最重要的第三阶段:提炼、内化和应用阶段。
人是健忘的,一本书读得再扎实,过两年翻出来重读,大多数的知识应该全忘光了,像从来没有读过一样。这样的读书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不如不读。何况即便记住了一些知识,但是知识本身不一定是力量,只有自己提炼出来的知识才是力量,知识本身也改变不了命运,只有从知识里锻造出来的思维才能改变命运。所以主题阅读的第三阶段——提炼、内化和应用阶段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阶段也可以分为两步来进行。
第1步是假装自己也要写一本这一主题的书,并写一篇综合性读后感。
之所以说假装去写一本书,就是要在主题阅读后多维度、全面地去分析、思考这个知识点,看看前人已经解答了哪些问题,每一个作者的突破是什么?他们对后人的启发又是什么?如果我来写一本这样主题的书,我该怎样批判性继承前人的观点?又能在哪些方面提出新的问题,怎样去解答?我的这些思考和观点对自己、对他人有何帮助?我怎样去搭建将要写的这本书的框架结构?等等。
这样的思考过程能将知识更为有效地提炼,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认知。当然,写一本书是很费时费力的,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是要三思而行。所以说是“假装”,并不是真心要去写一本书。
但读书笔记是要真写的。
经过以上的思考,写一篇综合性的读书笔记,还是比较容易办到的,这样也能起到进一步高效提炼知识的效果。
显然,这个综合性的读书笔记的特点是突破了某一个作者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所有书中的观点,给出自己的结论。你俨然是大师中的大师了,对这领域的最高成就指点江山、直抒臧否。
第2步是应用知识。
如果是像如何跑步、如何进行目标管理、如何弹好钢琴这一类应用型的知识,那就学了马上去实践,然后再实践与理论相互验证,逐步形成理论与技能的交替提高,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如果是类似“中国哲学思想流变”这样哲思性的知识,那就用它来验证和思考社会、世界,用它来洞察和预判未来,用它来修炼自己的人生,从而成为一个不惑的智者、不忧的仁者、不惧的勇者。
应用过程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经常给别人分享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和高手交流,浓缩成精炼的文字发朋友圈,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到此,主题阅读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这只是阅读的暂时结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升华、内化才刚刚开始。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