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堂写作课》,封皮上写着夏丐尊、叶圣陶,教你写文章,从提笔就怕到写作高手,教你让文字活起来。
这本书一定要推荐,刚看这本书,以为老艺术家写的文章,古板无趣,真正读起来每一句都在理。
作者在序里说,本书生动而形象的告诉我们,写作写好一篇文章是一门科学,贵在创新。但写作又有共性,具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一旦认真读过这72讲文章写作课,写作的思路会豁然开朗,写作的兴趣和悟性,也会得到拓展和升华。
刚读到第十讲《记述和叙述》,我也学学书里教的知识记述下本章内容。
记叙文:记述和叙述
什么是记叙文?自己写出的文章,自己不表示意见的文章叫做记述文。再细加分析意见,又可以分为记述和叙述的两种。
我们对于外界事物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从他的光景着眼,一种是从它的变化着眼。
对于某种事物,详细说明它的形状怎么样,光景怎么样,这种是记述问题,我们在记述的过程中,讲他的变迁怎么样?经过的情形怎么样,按照时间线的顺序来记述,这样的文章是叙述。
前者是空间的静止的,后者呢又是时间的动的,用比喻来说,记述文是静止的照片,叙述本市活动的电影。我们倘若不把那长长的活动电影片放到放映机上,看起来就是许许多多张普通的照片,这样说来,叙述其实是许多技术的连续。
一部电影讲述主人公,从出生长大到工作,到成家立业经过的种种事情是叙述。无论一部电影里多么波澜不惊,多么坎坷,都在讲主人公,这个静止的人在经过时代的变迁,等等的变化。
又如我们出游,去某地游玩,经过了某山某水,你写出来,就成为一篇游记,那么这篇游记你从全篇来说是写你出游的经过情形是叙述。再比如你到某山某水的某一处景点,拍照留念,那么就是记述。
一篇文章,记述和叙述这两种文体常常混合在一篇文章里,纯粹的写记述或者纯粹的写叙述的文章,实际上并不多见。
比如我们选一位人,如果写他的外貌,长相,身材特点,穿的什么衣服?正在做什么事情?周围有什么东西,等等,都是在关于这个人,这一刻,这一时的情景描述。
当然,文章想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仅仅写这些,不能够吊起别人的好奇心,那么我们有可能会编故事写他的幼年时代,其他的求学时代,学校毕业以后做的那些事情,结婚以后遇到哪些波折,后来又怎么成家立业,怎么闯出一番事业,那么这个人就变得很丰满,这个故事就变得很有想象力,读者读来也是很有味道。
把握好记述和叙述顺序
初看起来,叶老夏老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没有什么生动,其实仔细去琢磨,写的都是写作最底层的逻辑看法。
例如: 拿出来我们身边一些爆款的文案等等,哪个不是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从记述开始,再拿出来叙述他的波澜不惊的,一生的变迁,在时间轴上去把这个故事这个人物写得更丰满。
写文章读书很多人都自称高手,但写了这么久写了这么多,明白了吗?叶老告诉我们,把记述部分较多的叫做记述文,把你写的叙述部分较多的叫做叙述文,现在我们当然不分什么记述叙述,统称为记叙文。
那么无论写好记述部分,还是写好叙述部分,都是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在里面。记述文从空间顺序着手。
比如我们要写一间房子里有一位老师在讲课,那我们那我们写到这里,肯定要调用我们的视觉器官,感觉器官,听觉器官来描写我们感受到的东西,一走进教室听到了什么声音,老师周围是怎么样的桌子方位摆放,什么形状?老师今天大概穿的什么衣服?教室里的陈设是怎么样?
哪怕是我们看到教室里有一盆花,如果想去描写,那么从描述这个植物的名称,大概的高度,远看像什么,近看像什么,然后再在写植物的根茎叶果等等。再加上一些拟人的想法,调用感觉器官,感觉这个植物也像,一位听话的学生被老师讲课的声音陶醉了。
我们遵从顺序不乱,特色明显,才能把读者引入身临其境,好好记述出来。
那么到叙述的部分,我们一定要遵从一个原则-时间的顺序,可以说是好叙述的顺序,比如说写一天所做的事肯定要从早晨写起,顺序可能写到午饭之前,午饭之后,在写到临睡之前。
我们也不必把一天之中芝麻丁点儿的小事都拿出来写,只要把一天当中,时间轴上的有特点的几点叙述明白那么就够了。
可见好的文章,是作者平常细心观察,细心体会的修炼,平凡的事物,也能琢磨出不平凡的立意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