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菲特提出的时间管理方法不一定适合你。
巴菲特的方法是先列出你想完成的25个目标,然后选出排名前5的目标,然后把所有时间聚焦在这5个目标上,对其他的要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
这个方法适合所有人么?
很明显,不适合所有人,他是针对某一类人群的。巴菲特提出这样的观点,也是有其特殊的性(社会背景、时间、地点、对象、针对什么具体问题提出的?)
为什么说不适合所有人?
一对年轻的夫妇想要完成的排列在前5的目标,但是发现目标与目标有很大的冲突,其次发现如果把精力都聚焦到前5个,其他事情都不做的话,也会影响到前5个当中的目标无法实现,有点脱离现实。
2、只有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成长背景、经历和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人的行为。
就像要了解文字背后作者没有写出来的信息和思维方式一样,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人、这个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思维方式。
在职场也是如此,到了新的公司,新的工作环境,你不能理解、明白你的上司为何要那样安排,或者作出那样的决策,有些决策在你看来完全是幼稚的,最后的结果你都能看到,但是为何他们要那样决策?你只有了解他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思考问题的套路,再加上换位思考,你就能清晰的明白、理解他为何要那样的决策、言行。很多时候会听到一个人说“他做这事的动机(目的)是什么那?”是局限的,只有全面了解这个人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思维方式才能多维的了解真相或者事物运行的规律。
3、很多人习惯性推卸责任却不自知。
小张负责的项目竣工决算了,决算表他只是大概看了一眼,就走程序签字盖章。审核的人只针对数据、增减数据跟他进行核实,其它常规填写不审核。审批完成盖章后的文件给小张,小张提交给甲方和审计的不是被审核过的那一份,而是自己私自刻章盖章的文件。直到公司追要设计原件,他才跟负责回收原件的同事说事实,他造假了。他说:表格是甲方发给他的,项目名称是他们天填写好的,但是工程名字少了字,原来审批盖章的那张工程名字错了,公司审核没有发现,我发给你,你发给审核人时也没有发现,审计也没有发现,还是甲方的另外一个人发现的。甲方、审计催的急,提交表格时间来不及了,只有自己盖章签字了。
他的言行反映出一下几点:
1)推卸责任
2)无视公司规则
3)无视法律
4)个人面子高于公司安全
5)做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为什么公司会存在这样的人?
1)公司老板就有那样的思维
2)反正做错了事也可以推卸给其他人去补洞
3)不懂相关法律的威力,总觉得法律离自己很遥远
4)公司文化不好,没有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