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了经典书目《如何阅读一本书》,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工具书并不容易去结构化,仍然需要去好好消化,再去反复阅读和吸收。不过从那本经典书中,主题阅读的概念深植心中。于是便在读书学习的领域继续移步到这本书中寻到写能启发我提高阅读效率的tips。
其实这本书中,最纠正我的观点就是“高效不等于高速”。一开始翻看这本书,我的确抱着试试看能不能找到消除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默读问题的答案,提高阅读速度。但通篇下来,竟然找到了更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影响理解与阅读的致命问题。
比如,无意识的回读,不假思索的逐字阅读,不带问题不加总结的的泛读。
从阅读的层次来看,显然我还处于初级的level,并不能主动的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的带着问题的去看书。即使最近在练习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拆解书,也还是没有提前的在脑海或纸上为自己画出简要地图,也没有主动培养自己的内容回忆能力,抓取短路大意。
同时,没有遵从书中的练习方法去实践训练,也是一大问题。显然,第二遍的分析中必须单独找出可以实践的部分——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中提到的手指控制法,虽然开始练习阶段觉得无法适应,但的确对于回看问题有效抑制。而刷页与z字形法则,也为进一步提速开启了新篇章。
小目标拆分法也是本书进行练习的一大特点。当时间仅仅限定在2.3分钟时,反而因为时间的紧迫而激励自己看更多的内容。比起抽出大范围时间泡好茶慢慢喝捧书阅读的效率高了不少。
可视化的还原理解记忆到的信息,也是高效阅读的另一项重要练习。这里综合练习了我们的信息提取能力,记忆能力,以及结构化思考能力。
方法之外最需要明确的,还是有选择性的阅读这一点。特别是碎片化的信息涌来,我们越来越难以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放弃无效无用的信息,及时处理那些重要的与部分,便是在做如今“思维上的勤奋”这一功课。特别是工具书等的阅读,订阅消息的处理上需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