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耳边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拿起手机一看,是老同学。虽然多年不见,但是知道她轻易不会这个时候跟我联系。果然,说到孩子的事情(六年级),有些着急。
老同学和我一样,教育出身,虽然不在这个行业有7,8年,但是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上,有烦恼,还比较从容。
事情的起因:
周一的时候,一门课任老师觉得孩子很吵 ,就让全班孩子罚站,选了两名值日生坐在讲台前管纪律。
这个时候,老同学的孩子就说,老师这个算不算体罚啊。同学笑了,有些骚动,听到这些,值日生就开始管束罚站的学生。课任老师回来了,值日生汇报此事,老师非常生气,同学孩子可能也有害怕,开始拉旁边同学为自己解释。
老师将同学孩子带至办公室,希望孩子承认错误,给自己道歉。小孩子只顾解释,老师仍处于气愤中,办公室老师陆陆续续增多,也开始指责这个孩子。
(写到这个画面,内心有种心疼,很想抱抱那个孩子,当时的她,多么的孤立无援。我想,在场的老师,之所以声援这位老师,共同指责这个孩子,有可能是自己平时遇到这样被挑战权威之类事情的情感投射,也有可能,会觉得这个小丫头挺可怜,老师小题大做,但是碍于同事面子。写到这里,我特别希望有更多老师走进正面管教课堂。
因为,老师需要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哪怕你针对的是一个孩子,旁边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感受,观点。这个通过正面管教tht环节里,老师会有深刻体会。
作为老师,我也知道,老师有怕,小学老师有小学老师的怕,社会道德绑架如是,就像医患关系一样,敏感,会让社会失去理智。
老师也有权威感,这也是这种职业自带的,所以,让老师意识到自己错,对孩子道歉,真的很难。我自己对一个孩子和全班道歉过,能体会,那句“对不起”好难启齿。)
事情经过:
后来,孩子那天身体不适(原因不必细说)被父母接回家,同学也会担心,一方面觉得孩子有委屈,一方面想学校生活还要继续,就去找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去跟课任老师道歉,课任老师的态度委婉,希望孩子来道歉。
同学回去做孩子工作,也表达了对孩子理解,但说到去给老师道歉,孩子有抵触。于是就有了这次电话。
我的感受:
1.父母想急于解决问题。当我们急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有行为都会透出一个潜意识,往父母想要的结果上靠:孩子去给老师道歉,事情就完结了。
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抵触也是正常。就算表达了我理解你,但这个表达是有目的的:我希望你按我说的做,接受我的建议。
孩子的情绪没有被真正接纳释放,建议是进不去的。
2.想到我自己小学的事情,被老师穿小鞋,我至今记得妈妈的态度,她坚决站在我这边,后来,教委工作的舅舅去学校晃了一趟,事情就过去了。
早期记忆,对于人一生至关重要,最开始接触的人、事、物的体验,会在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里留下深深烙印。所以心理咨询中,会从早期记忆中寻找答案和解锁钥匙。
那个曾经,是否得到过父母的支持,就算大家都不相信我,父母会信我理解我,会给到孩子多大的支持。
所以,我也说出建议,去跟孩子好好谈谈,去看到他的愤怒,她的担心,她的委屈,让她感到,爸爸妈妈与我同在,有问题,我们一起面对解决。这会给到孩子莫大的内心力量。
至于解决问题方式,别着急,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平静地和孩子一起商量你们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至于后面再有多大的风雨,没关系,接着,做父母要承受的该承受的,为小小的他们撑起一把伞,是我们的责任。
父母有力量,父母的爱,都会传递到孩子身上,会对孩子以后如何看待自己面对生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