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学的东西

不知不觉,开学了。想着一个暑假连一个完整的休息日都没过,不免有些哀伤,索性今晚和师兄弟四个一起在屋里凑了一桌。花生啤酒烤肠面筋全都安排上了。喝酒上头,然后抽烟把自己的裤子点了个大洞。凡事得想开,烂了还能补,过去的日子是怎么也补不了了。

一个暑假,准确的说从六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还是什么都没干出来。导师对我的态度又跌回了谷底。记得五月底上一章实验结束的时候,导师还郑重其事地说道:和他们相比你算是努力的了,但和好学校的博士比起来还差了点。言外之意既是鼓励也是鞭策。现在倒好,我又成为了混子,和他们那些硕士生一样,他们在混,我也在混。

在他眼里,实验做不出来就是在混。现在注意力已经放到他那个本科生侄女身上了。一汇报就是一下午、一晚上。咱又能说什么?谁让自己的实验一直做不出来呢。

学生和老师本身就是两个对立的阶级。不像大学以前的师生关系,到了研究生阶段更像是雇佣关系。发一点所谓的科研津贴,然后就是让学生死命地干。学生拿这毕业,导师拿这评选职称。用“一将功成万骨枯”形容并不过分。并非是导师成全了学生,而是学生成全了导师。当然,我导师已经达到了学术高点,如此评价对我来说肯定不合适,但对于他成为二级教授之前的学生来说肯定是这样,对于那些年轻老师来说更是如此。

上次小老板训斥我们,一年几十上百万的钱就养了我们这帮蠢猪、废物。后面两个名词形容我们很合适,十分合适。现在挨骂已成为常态,从最开始挨训时的战战兢兢,到现在左耳进右耳出不知道经历多少次历练出来了。没有实验结果就是原罪,像旧时代女性孕育不了后代的婆媳关系一样,导师心情不好时,我们连呼吸都是错的。

之前的师兄说得对。不要想着和老师做朋友之类的。伴师如伴虎,上一秒可以夸你两下鼓励鼓励,下一秒也可以直接把你骂得狗屁不是。只有自己体会过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师兄那时候也到了我这个年级,到此我明白他说的是内心真正的想法。

我见过刚进实验室十分活泼的学生,不到一年变得郁郁寡欢,眼睛里没了光芒。也听闻很多优秀的学生变得平平无奇。身边更是大把抱着读博的想法来读研,然后只想混个毕业文凭。也就是我当时选择的是直博生,否则也是早早毕业不想和科研有半毛钱关系。

以上这些并不全是学生的过错。从刚开始的打鸡血,激情,可以连续熬夜好几个晚上,到后来的麻木,逃避,无精打采,再到最终的混日子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是导师的责任。缺乏实验与心理的指导,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很容易迷失。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年纪。初高中过早迷失可以走上另一种不同的道路,现在迷失比早个七八年迷失代价更大。

我尽量用文字的形式自我审视、校正。不至于迷失自己,免于像前几位师兄一样。

mily:"�8�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