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的半小时
闲梦远
“沉浸式”这个词语不错,沉浸式读书,沉浸式追剧,沉浸式田园,沉浸式体验。虽然词语来源于虚拟现实,但是迅速被人们广泛运用,且移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沉浸式的忘我状态,非常治愈,却也因稀缺而难能可贵。
早晨,闹钟叫醒的一瞬间,就开始计划今天的重要事情,公司的文案还有多少没做好?同事的问题怎么去解决?老板今天会什么新消息?家里父母又在催婚催生?好友又升职了,我怎么办?……
一个完整的人迅速被这些问题掰开占据,就像阵地被迅速占领一样。想忘我的沉浸式做一件事,有点难。就像当初学会了统筹式做事,同时做三件事而骄傲,而今却成了负累。每一件事就像一个锚,走心之后就不可能全身而退,除非做完。而现在手机电脑平板,各种工具如探囊取物,铺天盖地的信息也如雪片飞来,迅速占领眼睛和大脑:涿州洪水,平原地震,医疗腐败,《长安三万里》《不完美受害人》等等。
在这样的信息爆炸的环境里,沉浸式,像一个奢侈品,昂贵且稀缺。
不妨先给自己半小时,半小时的沉浸式读书,暂时藏身于文学这个精神避难所,体验作者对古人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如同从嘈杂俗务里暂时抽身,躲进一袭清凉。也如同溺水的人挣扎出水面,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亦或者半小时清音乐,让班得瑞的《寂静之声》萦绕于心。半小时,半小时的沉浸,半小时的忘我就够了。
嗯,对的。学会抽身而去,前提是学会识别沦陷泥潭,坠入抖音,坠入小视频,坠入直播等等,保持清醒,学会识别,放弃沉没成本,及时止损。及时转身,向内求,向内观。避免沦陷于低级趣味,避免堕入奶头乐深渊。
找到愉悦身心的事情,沉浸式去做,哪怕只有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