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那一天,那一刻,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它的美。
记得那是一个早读课,同学们都在背课文,可我的脑子却好像比往常慢了半拍,怎么也背不熟。听着别人都背会了,我真是羡慕啊!越背越烦躁,慢慢地,我有些自暴自弃了。我呆呆的望着窗外,狂风撕扯着窗外的一切,平日里的那些花草树木,此时多了几分柔弱与狼狈,只有角落里几颗不起眼的蒲公英安然无恙。
我不禁想起袁枚的一首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啊!在阴暗潮湿,没有阳光眷顾的地方,小小的苔冲破重重阻力,绽放了属于它的青春色彩。它虽然只有米粒大小,那么卑微,更不能与倾城倾国的牡丹相媲美,但是它不气馁,而是顽强的绽放。
这短短的四句小诗,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带给我了不一样的感受。而窗外那几棵小小的蒲公英,它们正和诗中的苔一样,“也学牡丹开”!人不也如此吗?不是只有像牡丹那样的人才能大放异彩。只要我们这样的“苔”努力了,不也可以在悬崖峭壁上绽放吗?就像海伦凯勒、贝多芬那样,纵使身体残疾,在他们努力之后,不还是成了世界瞩目的人物吗?我们和苔一样,都是平凡的。但是,只要我们肯付出努力,再大的风风雨雨,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儿,我又认真的背了起来。
古诗词的力量果真是伟大的!它用独特的美感染了我。今后。我将会与古诗词同行,细细品味,用心去感受那个淳朴而又美好的世界,感受它们蕴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