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萧艺语
-1-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斯蒂芬·金那句“2017年伟大悬疑小说”的盛赞最先映入眼帘。当即决定,先好好享受这个故事。
对于悬疑小说,最大的趣味莫过于边读边根据作者给出的线索进行推测。在这本书中,主要悬念来自于松林小屋案件的真相,这是贯穿故事始末的一条主线。
女主角昆西,松林小屋案件唯一的幸存者,因为极度恐惧和痛苦而丧失了当时的记忆。于是读者很自然想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凶手是谁?他为什么要杀害那些人?
这是最初的疑问,也是整个故事最大的疑问。
接下来,女子俱乐部案件幸存女孩丽莎的离奇死亡以及夜光旅馆案件幸存女孩萨姆的突然出现,给昆西表面平静的生活带来了波动。
对于萨姆的出现,作者不惜笔墨地通过他人之口告诉读者,她一定带有什么目的。那么,究竟是什么目的?
后来,丽莎被证明为他杀。新的疑问又来了,是谁杀了丽莎?她在死前一小时发给昆西的邮件,究竟想要告诉她什么?
随着情节的推进和线索的增多,所有这些疑问的答案看似呼之欲出。昆西从丽莎家返回的航班上,那个梦道出了绝大多数读者(至少是我这样的读者)心中的答案:
我梦见萨姆直挺挺地坐在我家客厅的沙发上,我则坐在她对面的一把椅子上。
是你杀了丽莎·米尔纳吗?我问道。
是你杀了松林小屋的那些孩子吗?她问我。
你在回避我的问题。
你也是。
你觉得我在松林小屋里杀人了?
萨姆笑了,她的嘴唇好红,感觉像是鲜血涂的。你是一个斗士。为了活下去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就跟我一样。
然而,剩余的部分虽然只占据了本书篇幅的四分之一,却翻转了整个情节。“不到最后一页,你永远不会发现真相”这句话,作者的确做到了。
有人评价说最后的真相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笔者却认为,整个故事更像是作者和读者在做游戏,故布迷阵,刻意周旋,引人猜出线索指向的答案,却在最后一刻告诉你,真相并非如此。至于故事的走向是否具有必然性,暂且存疑。
-2-
简单谈完了对于故事情节的感受,下面来浅析一下其他方面。个人认为,本书有两大亮点。
其一,第一人称视角和全知视角的转换。通常来讲,作品中的叙述方式都是单一的,而本书是两种方式并用。大部分篇幅是以昆西作为“我”的视角来叙述眼下事情的进展,还有少部分篇幅则以松林小屋为背景,讲述十年前的故事,以全知视角来刻画当时的场景以及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两种叙述方式交织在一起,同时也是过去与现在的结合,是正叙与倒叙的穿插。
松林小屋的故事片段,随着女主角昆西记忆的逐渐恢复,像是电影片段般断续展现在读者面前,带来真实感的同时又给人以奇异感,既使得故事脉络更加清晰,又增加了趣味性。
这样的穿插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增强悬念。无论是过去的松林小屋还是当下的事态发展,几乎每次都是在悬念即将揭晓或是冲突即将变得尖锐之时切换到了另一条线,私以为其作用类似于戏剧中的延宕效果。
此手法的运用,可谓一举多得。
其二,作者大量着墨于心理感受以及细节的描写。
例如,在丽莎死亡事件出现之前,昆西的生活一直风平浪静。然而这样的平静只是表面的,注定要被打破。她对烘焙的执着,对杰夫的依恋,对库珀的信任,对阿普唑仑片的依赖,以及走在街上的焦虑感均表明她并没有真正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从而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还比如,萨姆出现后,不断地对昆西进行引诱,使其内心不平静的一面逐渐显露。昆西的过激行为,是被她一直压抑着的、从未敢正视的情绪的发泄。
再有,在松林小屋的场景描述中,“凶手”乔.汉南的言行一度令人不解:他在昆西受伤时温柔地抚慰她,在昆西愤怒地拿着刀走向贾内尔和克雷格时温言劝阻了她,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瞬间变成杀人狂魔?
直到真相大白那一刻才不胜唏嘘,凶手果然不是他!因此,作者对于乔·汉南的描述,句句都迎合了真相——这一点,真可谓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
最后总结一下看完整部小说的感受。之前在简介里看到的“不寒而栗”“心理惊悚”等字眼,我并没有切身体会到。此外,在看到真相的那一刻,除了惊叹“原来是这样”之外,再无其他复杂的情感。也就是说,我并没有感受到矛盾复杂的人性,感受到的只有凶手的变态心理和血腥暴力。
同时,或许是由于中西文化思想的差异,我对受难者的恐惧、愤怒和心理创伤,以及凶手的心理和杀人动机没有能够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