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出现在《三字经》里的首句,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两鬓苍苍的老人皆是耳熟能详。
但人性之初,真的是本善的吗?
然而荀子的《性恶篇》片里却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美国一家科研机构曾经做过这么一个调查:收集一百位两岁甚至更早就开始记事的实验对象,让他们把幼年时所有能够回忆起的感受忠实的记录下来。
经过整理分析这些实验对象的记忆资料,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狠狠地打了关于“性本善”理论一记响亮的耳光:有些人年幼时会因为父母未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而诅咒自己的父母;有些人会因为遭受了冷落和不利于自己的对待而歇斯底里;更甚者,有些人会动手毁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但反观这一百位实验对象现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大部分人的三观还是比较健康的,而且他们对自己幼年时候会产生那些极端思想感到困惑和不解,从而否认“本善”的人性。
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的动物就要有一个公认的准则来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这个公认的准则能够保证群体的利益不受损害,或者说把群体利益受损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保证这个群体的延续和发展。
而这个准则,需要优秀且普及的先进性教育来传播和灌输。
所以,后天的教育就是用来修正人性中那些和这个社会冲突甚至格格不入的“本能” 的。
人性之初就存在的“恶”无法被彻底抹杀,但如果任由其发展壮大,轻则造就一个随心所欲、霸道横行最后发展到与社会为敌的狂妄之徒,重则造就一个给人类这个群体带来灭顶之灾,引发恐慌、暴乱的降世魔王。
但不管是成为前者还是成为后者,都只能以悲剧收场。
发乎善心的意图或者克制恶意的意图才是本心的善,释放恶意的意图则是本心的恶。
普通的孩子都很喜爱家养的宠物型小动物,比如小猫小狗小兔子。这是因为小孩子的心里很纯净善良,对小动物会特别有爱心,把它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和玩伴。
那么问题来了,从小就表现出喜欢虐待宠物型小动物的孩子,肯定是心理比较阴暗的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比较容易长成冷血或者狠毒的个性。
我们不难看出,人的幼年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期,也是今后性格成型的决定期,父母的引导和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孩子打了别的孩子,家长强迫他对被打的孩子道歉:快跟小朋友说对不起,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于是孩子就照做了:对不起小朋友,我不是故意的。
不管被打的孩子接不接受道歉,这个打人的孩子八成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打人没有错,只要打完道个歉就完事OK了!
这样一来,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错误,下次他想动手打人的时候就会本能的想起:没关系,可以打,打完道个歉就行了!
于是,每次打完人,他就会自觉道歉,并理所当然的认为道完歉还可以再接着打。
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在打人的时候父母加以引导:你打了别人别人会觉得很疼,如果别人打你你会心甘情愿的忍受这种被打的疼吗?
相信打人的孩子肯定也会被人打过,这么一引导,打人的孩子就会站在被他打的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了,这时候再让他道歉,他会明白道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道歉,下次再想动手打人的时候就会本能的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或许这种想要动手的冲动就会被抑制。
这样,后天培养出的“善”终于理所当然的战胜了本能赋予的“恶”。
其实这只是一个比较浅的例子。
父母的言传身教远远胜过这些靠灌输和传授才能获取的信息。
比如:
父母带孩子逛街,看到拾荒者或者环卫工人,父母露出鄙夷的神色并加以言语嘲讽,更有甚者会直接告诉孩子: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以后就会变成这种人。
在孩子简单的思维里,他并不一定能把拾荒者和环卫工人的身份同不好好学和上不了大学挂钩,反而本能会促使他们形成对拾荒者和环卫工人身份轻视甚至鄙视的态度,自视高人一等,这样一来,原本得到修正和抑制的“恶”又会再次仰起头,其负面影响或许难以估量。
不要以“孩子还小”的借口纵容“恶”的滋生和壮大。
这几年相信大家也没少看到“地铁撒尿”“公交大便”等等关于家长过度纵容孩子的负面新闻。
但既然能上新闻,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毕竟是少数行为,如果大家都司空见惯了,这种习以为常不能吸引眼球的东西没人会去过多关注,同样,也就没有了新闻价值,不会被媒体搬上台面来讲。
相信多数人对这种行为是深恶痛绝,因为这种纵容“恶”的行为,是和整个人类道德准则相冲突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人生的头三年很重要,一个人的三观或许会在成长中不断修正,但正确而牢固的基石会决定一个人未来三观的走向,如果能够做好在这三年里用教育和道德赋予的“本善”来压制甚至取代人性本能带来的“本恶”的话,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