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的感恩节,在我们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恩老师的教导让我们拥有智慧的同时,多种颜色事件刺痛了每一人的心。
昨天,一部内容与多种颜色事件的部分内容类似的电影《嘉年华》正式上映。
整个放映厅只有三个互不相识的女士,选的座位分别是5排8座,6排7座和我选的7排6座。
因为知道内容类型,我从走进放映厅开始,心就是揪着的。
看过了《素媛》,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再看《嘉年华》,心情依然无法平静一点点。
2
如果说素媛是不幸的,至少她还有一对真心疼她爱她的父母,有一个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家,有关心她的邻居阿姨,有友爱的同学。
而孟小文的不幸,可以说,破碎的家庭也有一份责任。心理“变态”的孟小文妈妈,在得知女儿被性侵后,不是安慰和陪伴女儿,而是一巴掴在女儿的脸上,也许她此时此刻的无助真如她说的“我不打她我打谁?”
从她一边把小文房间挂着的衣服撕烂一边骂“我让你穿这些不三不四的衣服”,到一边骂“整天披头散发的干什么”一边强行把小文的头发剪掉,可以看出,12岁的小文是无法从妈妈那里得到爱的。也许,对小文来说,遭遇性侵受到的伤害和来自妈妈的伤害,根本就是一样大的。
不幸发生后,小文的妈妈为什么要打她?难道她不爱小文吗?在我看来,她就是出于爱才打女儿。作为妈妈,当女儿遇到这样的不幸,她实在没有能力也没有方法给到女儿多少有力量的支持。她除了打女儿以宣泄“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外,她更是通过打的方式告诉女儿——妈妈是在乎你的,妈妈是爱你的,妈妈打你是为了你好,打你让你长记性,以后不要跟别人出去过夜。
这是一个连表达爱都不会的妈妈,也是一个抱怨型的妈妈。在她眼里,小文的爸爸是一个“窝囊废”,而她看小文也“越来越像她爸爸”。对婚姻的不满,却又没有能力给女儿更多的关注和陪伴,当女儿遭遇不幸,她除了用打来表达她对女儿的爱,还能怎么样呢?
所幸,小文爸爸的陪伴,让她能感受到来自爸爸的爱和力量,这份爱和力量,是她健康成长、走出心理阴影的关键。
3
再来看另一个受害者张新新,当她的父母找到孟小文的爸爸,说要撤销对所谓干爹(犯罪分子)的控诉,让那个畜生为他们付两个孩子在私立学校的学费的时候,那副嘴脸,真是让人恶心。这是一个什么价值观念的家庭?孩子遭到性侵,父母宁愿用不追究来换取孩子的学费?甚至配合执法部门和所谓法医做假证供为犯罪分子开脱,这样的父母难道不比犯罪分子更可恶吗?
我不知道二十年或三十年后,当张新新回忆起自己12岁遭遇的这件事,回忆起父母的做法的时候,她会不会恨她的父母。虽然最终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渎职人员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张新新的父母没有如愿得到犯罪分子的“承担孩子在私立学校的费用”的承诺兑现,但是,张新新父母曾有过的念头和做过的配合做假证供的举动,会是一个更大的阴影笼罩在这个12岁的孩子的心里。而她的父母,会后悔当初的这些举动吗?
4
还有一个主要人物——旅馆服务员小米。这个不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创伤性事件而离家出走已经三年的十五岁女孩,她也许从一开始就知道那两个被带到旅馆开房的女孩将面临什么,但她的冷漠真的令人倒吸一口气。
在小文的律师找到她的时候,她提出给一百块才回答律师的问题。为了办身份证,她把自己录到的监控视频以一万元的交换价格给了犯罪分子。这是一个最无助最弱势的孩子的一种求生本能——没有身份证她就连旅馆服务员的工作都会失去,也意味着活下去都有困难。别人的“那点事”对她来说与她无关,自己能否保住工作并好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是什么样的麻木,让她斩钉截铁的对小文的律师说“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要经历过什么,才能造就一个如此老练和顽强的15岁孩子?
5
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伤害。如果说孩子离开父母身边遭受到的伤害是一种意外,那如何陪孩子走出伤害、如何保护孩子不因伤害而受到来自身边熟悉环境和人的二次伤害,这既是父母的责任,也考验着父母的智慧和人生功底。
本身就缺少爱、没有爱的父母,她无法用爱去温暖孩子,无法用爱去为孩子抚平伤害。她只会抱怨为什么不幸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为什么孩子你不会去避免伤害的发生?如同小文的妈妈。她不但不能陪伴孩子走出伤害,更亲自在孩子的心灵上施加了二次伤害。而现实生活中,小文妈妈一定不少。
价值观扭曲的父母,会认为伤害既然都发生了,不如索要物质赔偿,只要能赔偿到让他们满意的金钱,他们可以当没这回事。他们宁可用“息事宁人”来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追究到底还孩子一个公道。如同张新新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不但没法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力量,不但不能让孩子走出伤害的阴影,更在他们的影响下直接扭曲了孩子的三观。这样的父母是最让人心寒的。
而在多种颜色事件中,是否真如某些报道说的,也有这样的父母?真相未知,不敢妄加评论。
又想起素媛的父母,他们是一对很平凡的父母,但在女儿遭遇伤害后,对犯罪分子追究到底,对女儿的保护也周全细致。拒绝媒体的采访,避免过度的报道侵犯了女儿的隐私。在女儿不肯让任何异性(包括爸爸)靠近身边的时候,爸爸想方设法的通过女儿喜欢的卡通人物的造型,一直默默陪伴在女儿身边,重新获取女儿的信任。他们治疗女儿身上的伤,更是想方设法的疗癒女儿心灵上的伤。
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个绝对没有伤害的世界,但我们是否有能力有方法陪伴孩子走出伤痛、疗癒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