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求知欲最强的人,正是儿童。
市面上的教育产品,其付费意愿最强的人,正是家长。
当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家长就开始将其送入各类培训班中。
喜欢素质教育的家长,让孩子去学舞蹈、武术、编程、奥数、美术、音乐、游泳、主持、钢琴等,似乎孩子学了这些,素质就提升了。
注重作为人才选拔系统的应试教育的家长,让孩子去学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似乎孩子学了这些东西,考试分数提升了,就更像是人才了。
有的家长自诩“高瞻远瞩”,他们觉得未来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机器,只能被动地解决问题,没有主动创新能力。所以,这些家长准备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赢在起跑线上。
先不谈这类家长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是否正确,至少表面看来,强调创新思维能力是没错的,反正大家都这么说。
大家都说,儿童要学会发散思维,要学会创新,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要有新的idea。学校像流水线工厂一样,不断生产千篇一律的孩子,扼杀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磨灭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每当听到这种陈词滥调,我内心就在吐槽:所谓新的idea,我刷个牙的时间就能想出几十条,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孩子们的思维,大多非常发散。我小学写作文时,还想象人长出翅膀飞到空中,想象树上长出药品治疗癌症,想象电脑能缩小到装进裤子口袋里。实际上,最后一个想象已经成真了,它叫“智能手机”。
这些发散的想法,价值很大吗?
小学时的我还不知道,就算人长出了翅膀,其体重也太重,靠肌肉煽动翅膀无法让自己飞起来。树上长出带有包装盒的合成药剂更是无稽之谈。而我想象的口袋型电脑,依然是CRT显示器且带有微缩键盘和鼠标,和真正实现的触屏操作型智能手机相差太远。
不受逻辑约束的发散思维,就像是三岁小孩涂鸦式的产品设计图,虽然与众不同,百分百新颖,但不具备任何现实可行性。
如果我们真正拜访那些创新能力极强的行业大牛,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东西,不是因为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很强,反而是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过硬。他们付出了99分的汗水,再加上1分的灵感,还有一些机遇和巧合,最终就有了划时代的创新成果。
所谓创新,与其说是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答案,不如说是提出了别人没有提出的问题。
一个人之所以能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足够纯洁,没有被填鸭教育所污染,而是因为他考虑过了那些旧问题,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发现旧问题的诸多可能答案都不够好,于是就开始反思是不是问题本身问错了,然后再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终于提出了新问题。
我能理解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爱,这些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里非常辛苦,作业太多,都没有时间快乐地玩耍了。这些家长在思考,有没有某种能替代“应试教育”的“快乐学习法”,让孩子的成长过程能相对轻松和快乐一些。
有些家长为了支持自己的想法,还会去读很多书。他们发现,原来“多元化”这个看起来很厉害的汉语词,能给自己的思想提供“哲学基础”。
当然,这些家长不会知道,还有很多书中的理论并不支持他们的想法。毕竟,他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没错,而不是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错没错。
他们觉得,现在的小学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中学生,而中学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大学又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大学教授。这种生产大学教授的教育体系太过畸形,世界上不只有大学教授,还有消防员、出租车司机、厨师、警察、医生等等职业。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学校的教育也必须是多元化的。
这些家长忘了,“优秀的中学生”、“优秀的大学生”、“优秀的大学教授”这三个集合,明明也是由多元化的元素所组成的。
家人还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当孩子说自己想要成为科学家时,就培养孩子成为科学家。当孩子说自己想成为歌手或者画家时,就让他去学唱歌和绘画。当孩子说自己想要成为流浪诗人时,就让孩子去学习如何写诗。
当孩子说自己想打电脑游戏,不想去上学时,难道真的让孩子成天打游戏?
如果孩子说自己想要成为补鞋匠,真的送孩子去学习怎么补鞋子吗?
我小时候真的说过,自己想要成为补鞋匠。因为我觉得移动式缝纫机特别帅气,自己也想要操作那台机器。
现在,我长大了,并没有成为补鞋匠,也不会操作缝纫机,却也没有为此感到可惜。如果一定要为什么感到可惜,那我会为自己三角函数掌握得不够扎实而感到可惜。
人类喜欢把无知当作与众不同的资本。某些倡导多元化的家长认为,自家的孩子不需要学习某些知识,如此一来,就能和掌握这些知识的孩子区分开来,显得自家孩子与众不同。
比如,数学,学起来又累又痛苦,为什么要认真学呢?数学这东西,除了应付考试,真的有什么实际用处吗?我的孩子只要学会用计算器就行了,不用学那么多高深的数学。我家孩子是天生的领导者,需要从小学习如何管理他人。别人家的孩子学那么多数学,将来还不是要给我家孩子打工!
家长们总是能给自己的决定找出无数理由。一些不想让孩子受苦的家长能用“多元化”来给自己的决定辩护。另一些不想让孩子受苦的家长则用“实现阶级跃迁”为自己的决定辩护。总之,他们都说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享受幸福的人生,所以决定送或不送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
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看,教育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没有标准答案提供给大家。只是,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必然要付出代价。至少,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孩子花了一个小时学钢琴,也就没法花这一个小时学数学了,不是么?
我不是想为应试教育美言几句,更不是说数学比钢琴更重要,而是说,有些知识很重要,如果孩子学起来很困难,那就提升孩子的学习动机,降低孩子的学习难度,而不是让孩子别学了。有功夫给孩子的无知寻找合理化的借口,还不如给孩子买几本彩色的科普书来读一读。
编写教材的人都不是傻子,如果学校里教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信息科学、生物、地理、历史等科目的知识没有任何用,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把这些知识编写进教材之中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唯一方案,不是教育,而是基因突变。如果你真的是为孩子好,那就应该明白,随大流不一定是坏事,主流的学校与非主流的替代方案相比,优势很大。
我很喜欢用在超市收银台前排队来打比方。当你逛了一圈超市,准备去收银台付款时,你会发现,每一条队伍差不多都是一样长。虽然每个排队者没有事先商量过,但他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寻找最短的队伍。当每个人都在搜寻捷径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捷径。有的话,也会立即被人流塞满,变得和其他道路差不多拥堵了。
如果某种学习方式既快乐又轻松,那它很可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