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乎不看新闻
热点是新闻的一部分,我是连新闻都不怎么看的人。之所以这样取标题,这样你们才会点进来看嘛。
能成为新闻就必须是小概率事件,大家都司空见惯的报道起来也没什么意思。所以从概率的角度,大部分新闻对我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有个“德纳定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像我这样的人是肯定不会去咬狗的,所以也就懒得去关注绝大多数新闻了。
我会关注这一类新闻:国家政策的发布,因为我知道这种事儿跟自己生活有关系。
小学的我,读书这件事对我也没什么难度,随随便便就年级前列,读书压根就不是我的主要事儿,天天上课抱着一堆书在看,什么《复活》、《呼啸山庄》啦,各种名著我都看了个遍,现在想来也是挺神奇的,那时候的我哪里看得懂。
有时候无聊到思考中国发展的问题,刚好思考过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的事儿,这是后面一部分的内容了。
想明白后,我看电视只看一个节目,凤凰电视台《世纪大讲堂》,每周都追,里面的嘉宾三观非常正,是真的花了很大心思去搞研究的,他们对名气、财富好像没有太大的追求。经常颠覆我的世界观,尤其是讲到一些我想过的事儿的时候。
只有真的是无聊透顶的时候,我会去看一下新闻,但也仅限于军事新闻,因为我对科技还是挺感兴趣的。在小城镇长大,娱乐手段匮乏的可以,也没见过什么世面。
长大以后,知道一些热点事件,也只是偶尔好奇,会查一下资料了解下来龙去脉,省的跟人聊天的时候,显得那么不合群。因为他们会用夸张的语气,竟然我不知道这些全世界人都知道的事情,仿佛全世界人都应该知道这种“人咬狗”的事一般。但我知道的,这些事情,也就是打发下时间罢了,没什么意思。
真要提高思考质量,那就好好看那些思考密度高的书,比如《孙子兵法》、《学会提问》、《自卑与超越》、《道德经》、《思考快与慢》这样的书。
平时没事就对自己身边的人、事,观察、总结、反思下。
少看那些热热闹闹,有各种案例的书。就跟学生时代一样的,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位同学:每天起的比谁都早,睡的比谁都晚,天天在那里埋头做题,成绩一般不会好到哪里去。不把概念结结实实搞清楚,不把公式结结实实的搞清楚,不把解法结结实实的搞清楚,成绩能好才奇怪。因为,他们只会自己做过的题,只要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了。
此外,热点更多的是挑逗情绪,事情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反正你会发现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就没有人讨论了。当然啦,除非自己想成为咬狗的人,那么好好研究,可以增加出名的概率。因为想出名,就要成为“人咬狗”事件的主角,否则谁会愿意报道,谁会愿意看?
二、去大城市发展
只要大城市垄断了大量的教育、医疗、工商业资源,那么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可逆的。所以,北上广的郊区不断发展,卫星城市不断崛起。
假如要逆城市化,那么将这些资源倾斜到其它地区,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事实上政府好像也是这么做的。
加上,教育资源在这些地方,所以这些地方的优秀的人天然的就其他地方多很多很多。所以,必须去这种地方工作。
长大以后,无论家人如何劝说我去考家里的公务员、去医院工作诸如此类的,我一点也不考虑的。
在那些资源、优秀的人高度聚集的地方,自己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最差最差,也就是老了可以跟下一代吹吹牛。总没什么坏处的,不过就是一开始可能艰辛点,不过就是一开始遭受身边的人不理解多一点。
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
我会写下去,笑着面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