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成都出台首个共享单车规定,明确全体市民要爱护共享单车和停放设施等公私财物,违法要追责。公安机关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蓄意破坏、盗窃共享单车等行为依法查处。(3月4日《央视新闻》)
不知从何时起,小黄车出现在街头的频率越来越高,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事情------撬锁、换漆、随意停放等等,本想给予人生活便捷的小黄车却频频遭遇尴尬事件,反观这一类行为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从之前出国游玩留下“某某到此一游”,到如今小黄车频遇“尴尬”,不难看出,虽义务教育普及已有许多年,但是国人的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
ofo共享单车公司成立于2014年,伴随其迅速地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拓这个领域,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它本身难免有不足,如摩拜单车平台遇到退费难的问题等等,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求行业自身查漏补缺,更需要有相关的部门作出积极引导和有效管理。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所说:“共享单车有一定公益性,不能单纯以经营性企业衡量。过去每年,政府部门在运营有桩公共自行车上的财政投入非常多,现在能不能把这笔钱用好?”共享单车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的资源投入“省了钱”,那么是否政府也应该在管理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做好部署工作,引导它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回报它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呢?
小黄车的操作简单易行,扫码获密,使用完毕再放到道路两旁的安全区域即可,租金也低廉。有市民说正因为小黄车太容易被“领养”,所以才招来这么多是非之事,简而言之,他们认为只有将小黄车的解锁过程设置得更为复杂麻烦才可以杜绝别人对它的“非分之想”。
不过倘若真将解锁程序化简为繁,那便与最初的共享计划背道而驰了。小黄车创始人戴威最初的想法是解决校园内部的出行问题,之后他就想在城市开启共享计划,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闲置自行车使用效率,而且还能为城市节省更多空间。可是真当小黄车投入城市使用时却遇到了换锁、故意毁坏的尴尬事件,虽然法律可以将这些划为违法行为进行强制规范,但是却难以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同,所以只有让更多地人了解到创办人的初衷,他们才会从心里杜绝此类行为。
国人素质的提升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是现今社会一个明显的“不协调”。正如北京天坛十多座公共卫生间,因免费向如厕者提供手纸,出现了各个卫生间一天的用纸量多达30余卷,少则有十多卷的情况一样,许多市民都会抱着“占小便宜”的心理对待公共财物,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小黄车被加锁、换漆和“被抱走”的尴尬事件。想要改变这种心理是不容易的,但是有关部门如果不予理睬,听之任之,国人素质的提升只会愈加缓慢。
诚然,本想给予大家方便的小黄车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变成了人们不良行为的“放大镜”,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积极性,如果想要妥善地解决由小黄车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妨从内、外两方面予以施力:一是,强化民众内心对其公益性的认同感,并将其上升为社会共识;二是,政府加强外部监管和增多相应财政开支,必要时实行法律手段。如此这般,我们的公共共享路必然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