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二十六)
反间计现在看来简直是儿戏,也只有一个腐败到骨的政府才会上当,但只要能达到目的,再不值一提的策略也是成功的,有时候,越简单的越是绝妙。两个叫杨春和王成德的太监在北京永定门外被八旗兵俘获,几天后两人侍机逃走,逃走前他们“无意”中听到看守人在议论说“汗王和袁崇焕的合约成功了,咱们马上就能进北京了……”两个太监狂奔回皇宫,声称有重大机密要向皇上禀报。朱由检听了两人的讲述后,认为与自己早就对袁崇焕的怀疑完全吻合,遂下定了要处理袁崇焕的决心。
前面说过,陷害袁崇焕与入侵是同时进行的,为什么朱由检那么轻易就听信了流言,是因为黑还的军队已经快打到了北京,但奇怪的是又突然撤退,而袁崇焕率军驰援,正等在北京城外要求皇帝准予入城勤王③呢。朱由检不准,自从毛文龙被杀后,他就日益怀疑袁崇焕的忠心了。
聪明如袁崇焕为什么会干出驰援北京这等蠢事?无法解释。黑还入侵北京城外又突然撤退,就是设好一个圈套等着你袁崇焕去钻啊!果然,两个太监的一番说辞更加印证了朱由检的观点:袁崇焕这次率兵入京刚好与大金国入侵同一时期,明说是援救,其实是和大金国串通好了的,想攻占北京拿我皇帝的人头呢!
朱由检怎么就不会想想,杨春和王成德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可能逃出重重把守的女真大牢?看守人怎么会这么“麻痹大意”将极度机密“泄露”给两个太监?显然,杨春和王成德是被故意放走的,或者早就被收买了,不管真相如何,整件事疑点重重,有点理性思考的人都不会如此盲目偏听偏信,算黑还走运,给他遇上一个天底下最白痴的皇帝。
袁崇焕随即被捕下狱,八个月后,即明崇祯三年、大金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八月十六日,被凌迟④处死,妻子兄弟被流放,其余家人中16岁以上者全部被杀,15岁以下者发配为奴。后人记载了行刑的惨状,袁崇焕是在历时半天、被剐了三千多刀后才死去的,北京城百姓围观人群涌涌,让我们痛感中国人的集体精神失常是多么恐怖:
(百姓)争食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听谓活剐者也……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有明一代最大最无耻的案子就这样可怕地发生了,满朝文武无一人有异议,而北京居民都变成了食人肉者。人们当然能吃得下,汉文化发展至皇权专制末期,已经逐步丧失了理性与宽容。这是一个能把正常人蜕化为食人魔的可怕制度。
直到若干年后,天下已经是满清的天下,官修明史时一批满清档案被公开,白纸黑字又不无得意地承认,袁崇焕是被冤枉的,是被女真人用反间计陷害致死的,人们才如梦初醒但又为时已晚。其实早就为时已晚,就算袁崇焕没有被害,也只能让病入膏肓的大明帝国多活几年,他的死只是加速了帝国的崩溃而已。
袁崇焕与爱新觉罗·黑还周旋了4年的争斗至此分出胜负,黑还赢得漂亮。平心而论,两人无论才华和胆略都各有千秋,黑还显然是杰出的政治家,而袁崇焕略输政治头脑,仍可算是当时最好的军事天才,如果不是早早遇害,他将是发扬中国战争艺术的巨人,他的死,是输在了他不幸身处其中的不可理喻的大明帝国政治文化,是女真人、朱由检、他的同事和人民共同将他推上了死刑台。
最后一个能够阻止女真铁骑的擎天柱倒下了,以袁崇焕的死为界点,明朝由此进入真正分崩离析的最后岁月,北方饥荒、军队因缺粮哗变溃散落草为寇(李自成就是此时聚众起义的)、大臣们集体失语不是明哲保身就是忙着敛财,明帝国烽火四起再无宁日,一派死亡之相,连回光返照的机会都没有。而且,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为朱由检解除困境了,再也没有一个人哪怕是说一句有点建设性的话,人们冷漠地眼看着皇帝不可原谅地将身边仅有的几个还能够倚仗出力的贤臣能将杀的杀贬的贬,他在袁崇焕之前就处死了熊廷弼⑤,贬谪了孙承宗⑥,逼死了卢象升⑦,3年后又逼死了孙传庭⑧,把洪承畴⑨逼得走投无路唯有投降大金国。朱由检好像变成女真人听话的傻瓜傀儡,女真人希望他除掉谁他就除掉谁。人们看着他做出这一切,内心悲愤,却不再站出来说一句话,并不是人们真的甘愿亡国,而是帝国政治文化和朱由检一起,绞杀了一切原本尚可挽救的机会,使得人们认为自己的冷漠态度比起皇帝的胡作非为来,还不算太坏。
袁崇焕之死从此成为中国历史中最为醒目的标记事件之一,就像当年岳飞遇害一样,是汉民族无法忘却的可耻记忆,是汉民族心中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历史伤口,每提起一次就痛一次,每痛一次就是在警醒人们,当年是多么愚蠢地做下亲者痛仇者快的恶事。
注:
①台吉,蒙古和满清的爵号,一般封赠给一旗之主,位列亲王、贝勒、贝子、公之下。由于黑还是两黄旗旗主,因此被通称为“黄台吉”,久之谐音为“皇太极”。
②今沈阳,满清初期的都城。
③当皇帝有难,带兵来援救时,这种行动就称为“勤王”。
④一种肢解极刑,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⑤熊廷弼(1569-1625),字飞百,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著名军事家。1622年因失守广宁城而被捕,1625年被斩首。
⑥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高阳)人,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明光宗和明熹宗两任皇帝的老师。性情耿直屡被权贵排挤,袁崇焕死后被重新起用,一年后因失守大凌河城而被朱由检贬官回乡。1638年清军攻破高阳城,孙承宗被俘,不屈就义。
⑦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后,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抗清名将。1639年率部五千人于河北巨鹿被清军包围,孤立无援,战死。
⑧孙传庭(1593-1643),字伯雅,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抗击农民军的名将。1639年因触怒权臣杨嗣昌而被朱由检下狱,三年后重新起用,在与李自成义军对战时败死。
⑨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名将。1638年松锦之战惨败被俘,投降清朝,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也是满清入关后首位汉人宰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