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围绕着席勒的这句“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展开,就连书名也是从此中出。
这句话初看荒谬,神怎么会对愚昧缄口不言呢?但其实,这是在叙述人类的回避困难的倾向——面对难题,最简单的对策便是拒绝相信它的存在。
书中,面对电子通道带来的无尽的绿色能源,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变得愚昧,他们不关心这项技术背后潜在的危险,他们认为不关注,不相信危机的存在便可以继续享受其带来的便利。
哈兰姆,所谓“电子通道之父”,害怕别人发现他在电子通道研究中的无足轻重,而危机到自己的名誉,阻止别人探究电子通道的危险。
巴特参议员害怕怀疑电子通道会使人们愤怒从而影响到他的政治生涯。
他说,“有人认为,公众希望环境得以保护,人类的存续得以实现,还认为那些为了这类崇高目标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会得到公众的爱戴,实际上,公众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们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
就算是两位质疑电子通道并对此做出研究的拉蒙特和布罗诺斯基,促使他们开始研究的,不是其他神们崇高的目的或者研究的科学态度,也是别人的嘲笑。拉蒙特要报复侮辱他的哈兰姆,但是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员根本对付不了“电子通道之父”,于是便试图从哈兰姆的依仗中寻找漏洞。
这种否认问题的倾向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避免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这便是认知失调。
避免认知失调: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
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
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于是拉蒙特,狄尼森等人科学生涯结束了。
但就像前面所说,面对难题,最简单的对策便是否认它。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便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那么书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面对他人的拒绝相信,狄尼森找到了一个新的宇宙,获取物质,中和了电子通道宇宙带来的影响。想要人们承认电子通道的理论很难,但是狄尼森既提出了电子通道有害,又提出了解决办法,人们没有认知上的失调,狄尼森便顺利成功了。
所以当我们提出问题时,还要想想是否有解决办法,即便是不那么有效,心理上的阻碍也没有那么大。